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可以为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且为放射工作者的放射防护条件和健康状况提供依据。现将河南省部分驻军放射工作者2001年度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监测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FJ-427A型热释光剂量仪(北京核仪器厂); FJ-411型热释光退火炉(北京核仪器厂)。
1.2 监测方法将原料为LiF(Mg, Cu, P)的热释光剂量元件经标准程序退火后, 装入组织等效性好的塑料盒内作成剂量计(TLD)备用。按照GB 5294-8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1]的要求进行监测。TLD佩戴在工作人员左胸位置, 穿铅围裙者佩戴在左领角上, 每3个月为1监测周期, 回收后统一测量, 对测量中可疑的数据, 经调查后剔除。
2 监测结果 2.1 2001年河南省部分驻军放射工作者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表 1)由表 1可见, 2001年共监测放射工作者195人, 其中181人年剂量低于1/10国家年限值(5 mSv) [2](占92.82%), 未发现年剂量大于50 mSv者。年受照剂量最大的是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人均年剂量为2.43 mSv·a-1, 其中有6.06%的人员年剂量在5~15 mSv, 有4.54%的人员在15~50 mSv。从事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的工作人员年剂量均在5 mSv以下。
2.2 2001年不同级别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表 2)由表 2可见, 基层部队诊断X射线工作者的人均年剂量明显偏高, 为4.30 mSv·a-1。基层部队中有8%的人员年剂量在5~15 mSv, 有8%的人员在15~50 mSv; 驻军医院中有5.6 %的人员年剂量在5~15 mSv, 有3.74%的人员在15~50 mSv。
2.3 2001年驻军医院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中不同工种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表 3)由表 3可见, 介入放射工作者的人均年剂量较高, 为3.53 mSv·a-1, 而普通放射工作者的人均年剂量仅为1.21 mSv·a-1。介入放射人员中有16.66%的人员年剂量在5~15 mSv, 有11.11%的人员在15~50 mSv; 普通放射人员的年剂量均在5 mSv以下。
3 分析与讨论(1) 2001年共监测各类放射人员195人, 受照剂量均在国家年剂量限值(50 mSv)以下, 其中92.82 %的人员低于年限值的1/10(5 mSv), 这说明河南省驻军放射工作者的防护条件较好, 工作环境较安全。
(2) 3个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剂量都在国家年限值的1/10(5 mSv)以下, 其中以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最高。年剂量大于3/10年限值的人员也都集中在诊断X射线工作者, 主要是: ①从事射线装置的调试、维修人员; ②防护条件差的基层部队放射工作人员; ③部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这说明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应是今后加强防护的重点人群。
(3) 基层部队放射工作者的人均年剂量明显高于驻军医院放射工作者, 主要原因是: ①设备陈旧; ②机房条件差, 达不到防护要求; ③基层部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较匮乏, 防护意识薄弱。针对这些问题, 今后要加强对基层部队放射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 积极改进、更新陈旧设备, 同时改造旧机房, 不断完善其工作条件, 从而有效地降低其受照剂量。
(4) 介入放射人员的人均年剂量高于普通放射人员, 主要与其长时间近台操作, 受到慢性小剂量散射线照射有关。因此, 对介入放射人员应加强业务技术培训, 熟练操作, 尽量缩短其受照时间, 同时配备必须的防护用品,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受照剂量。
综上所述, 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不仅可以提供工作者的受照情况, 更为改进放射防护条件提供必要的依据。
[1] |
GB 5294-85,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S].
|
[2] |
GB 4792-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