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菏泽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和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 为加强放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现将2001年397例放射工作者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检测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全市市级医院及辖区内县级、乡镇级医院的放射工作者共397例(男330例、女67例), 年龄21~60岁, 平均34.5岁, 工龄2个月~34 a, 平均工龄11.04 a。对照组为同级别医院的一年内未接触X射线的医务工作者143例(男112例、女31例), 年龄19~62岁, 平均33.7岁, 工龄1个月~40 a, 平均工龄10.95 a。两组人员均无慢性疾患和毒物接触史。
1.2 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用全血培养法, 选择分散良好, 形态清晰的细胞进行分析, 每例100个中期细胞, 观察到畸变时, 必须有2~3人复核, 该工作由市防疫站检验科完成。
2 结果 2.1 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见表 1)
![]() |
表 1 放射组与对照组染色体畸变比较 |
经χ2检验, 放射组与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5.13, P < 0.01。
2.2 各工龄组染色体畸变情况(见表 2)
![]() |
表 2 放射工作者工龄与染色体畸变关系 |
经检验, 随工龄增加染色体畸变率有增加趋势, χ2= 40.2, P < 0.01。
2.3 各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情况(见表 3)
![]() |
表 3 各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情况 |
市级医院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县乡级医院, P < 0.01。
3 分析讨论(1) 我市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高于文献[1]报道, 说明我市放射工作人员受X射线危害仍较严重, 应加强放射防护和监督管理。
(2) 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 且有差异显著性, 究其原因, 染色体畸变是电离辐射的敏感指标, 不但出现早而且持续时间长[2]。许多报道认为小剂量长期辐射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增高[3]。本次调查表明, 染色体畸变率随工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随工龄增加, 个人接受剂量增加, 遗传物质损伤相应增加, 应加强工龄较长的放射工作者的防护和管理。
(3) 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不同, 市级医院高于县、乡级医院, 这可能与其工作量大, 个人受照射的累积剂量高有关。因此, 各级医院都应加强对放射工作者的防护措施,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以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1] |
辛彩民, 王贵学, 崔志刚, 等. 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率的观察[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2): 102. |
[2] |
白玉书. 肿瘤放疗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观察[J]. 放射卫生, 1991, 4(2): 79. |
[3] |
四川省协作组. 四川省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剂量与效应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6, 16(4): 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