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进一步改善放射卫生防护条件提供依据, 我们根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的要求, 于1996~1998年对滨州市146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了连续观察, 结果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从事放射诊断、工业探伤、核医学临床应用等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共146名, 年龄20~34岁, 平均26.3岁。工龄2~17a, 平均6.7a。选择不接触各类射线和毒物的医务人员及行政工作人员共143名作为对照组, 其年龄为20~40岁, 平均28岁。
1.2 内容与方法 1.2.1 临床检查内科:临床症状如头晕、记忆力衰退、食欲欠佳、牙龈出血等。眼晶体检查:用0.5%托品酰胺散瞳8mm大小, 在裂隙灯下检查眼晶体浑浊度, 浑浊点大于5个称为晶体浑浊。
1.2.2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 染色体畸变分析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1]: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采用培养法。
1.2.3 皮肤科检查检查皮肤干燥、粗糙状况及甲纵脊、带状色甲、角化过度、皲裂疣状突出物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检查 2.1.1 内科不同时期放射工作人员临床症状发生率有逐渐减轻趋势, 但如乏力、嗜睡、牙龈出血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非常显著性(P < 0.01)。有临床症状者多为放射工龄长的放射工作人员。但3a内未发现慢性放射病患者。
2.1.2 眼晶状体检查眼晶状体是对射线较敏感的器官之一, 长期从事放射工作可能造成一定的损伤。3a检查表明, 晶状体浑浊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 这可能于近年来检查技术的提高和检查方法的改进有关系。但3a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 0.01)。
2.2 实验室检查 2.2.1 异常血象检出率, 见表 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是评价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之一。选择完整、形态较好的中期分裂相细胞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 2
由表 2可知:染色体畸变中主要以断片、断裂为主, 3a间所查结果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但染色体总畸变率有下降趋势。
微核测定是检测染色体损伤的一种快速的细胞遗传学方法, 我们观察分析146名放射工作人员的机体辐射微核效应, 结果见表 3
由表 3可见:3a间146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有逐年下降趋势。这与放射防护意识的增强及防护措施的改进有关。
2.3 皮科检查1996、1997、1998年查体发现, 放射性皮肤损伤为3人(2.0%)、4人(2.7%)、1人(0.7%)。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发生在放射工龄大于24a的医用X射线诊断人员, 说明这部分人皮肤的损伤主要是长期的小剂量照射所致, 并且与局部过量照射有关。
[1] |
黄权光, 史纪兰, 商希梅, 等. 用培养法测定的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正常值[J]. 辐射防护, 1988, 8(2): 135. |
[2] |
叶根耀. 急慢性放射损伤及防护知识[M]. 第一版,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80: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