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中的222Rn主要来源于含226Ra的岩石, 小部分来自溶解在水中的226Ra。矿泉水中的氡浓度较地表饮用水高, 特别是流经花岗岩的地带水中氡浓度可高达107 Bq·m3[1], 有调查表明, 长期饮用高浓度氡水可致较高的死亡率[2]。近年来国内矿泉水的开采较普遍, 为摸清山东省矿泉水中的222Rn浓度水平及变化规律, 对近年来送检矿泉水样品进行222Rn浓度分析测定并进行卫生学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1.1 矿泉水氡浓度的测量要求送检单位对每个送检样品用生理盐水瓶采集新鲜矿泉水2瓶。采样时注意瓶中不留空隙, 密封, 记录采样时间, 尽快送本实验室后, 迅速用移液管各取40 ml于扩散器中。
1.1.2 矿泉水中氡浓度变化规律的测定取青岛某饮料厂送矿泉水(水中氡浓度为126.36 Bq·L-1)1000 ml置于5 L烧杯中, 在自然放置条件下(气温25 ~ 27℃, 气压1 015 hPa, 相对湿度28 %, 风速3 m/s), 每隔一段时间取20 ml水样进行测量。加热一定氡浓度矿泉水, 在迅速升温过程中进行测量。
1.2 水中氡的测量方法使用闪烁法[3], 用老化氮气把扩散器水中的氡转移至闪烁瓶中, 放置3 h以上, 然后在FD -125型氡钍分析器上测量。使用的闪烁室和仪器预先用标准液体226Ra源进行刻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矿泉水氡浓度水平检测送检样品192个, 有17个样品所属地区不详。山东省矿泉水222Rn浓度水平分别列于表 1、2。从表 1可见, 送检样品覆盖山东省14个地区, 矿泉水中222Rn浓度变化范围为0.51 ~ 807.20 Bq·L-1, 中位数为19.05Bq· L-1, 几何均值为22.09 Bq·L-1, 几何标准差为4.46 Bq·L-1。不同地区矿泉水水中氡浓度差异较大, 日照地区最高, 222Rn浓度几何均值为110.99 Bq·L-1, 聊城地区最低, 222Rn浓度几何均值为7.08 Bq·L-1, 前者是后者的15.7倍。同一地区矿泉水水中氡浓度波动范围较大, 如潍坊为1.24 ~ 807.20 Bq·L-1、济南为0.52 ~ 435.00 Bq·L-1。由表 2可见, 山东省矿泉水水中氡浓度呈偏态分布, 以小于20 Bq·L-1居多, 占63.5 %, 大于74 Bq· L-1占20.8 %, 在70 ~ 90 Bq·L-1仅占1 %。
暴露于空气中的水中氡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见表 3, 图 1为暴露于空气中的水中氡浓度残留率随时间变化的半对数曲线。由表 3可见, 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 水中的氡由计时起的75.41 Bq· L-1下降到第16 h的1.14 Bq·L-1。由图 1可见水中氡的残留率与时间在计时到7 min内水中氡浓度变化很小; 在9 h以后水中氡浓度已降低到较低水平, 变化不再明显; 在7 min到9 h内呈半对数直线关系, 对其取半对数作直线回归分析, 可得回归系数r =-0.970, 从而得出残留率(P)和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P = 46.666 T-0.517 (0.117 h ≤ T ≤9 h)。
由表 4可知, 矿泉水中氡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由40 ℃时的141.0 Bq·L-1下降到100 ℃时的58.53 Bq·L-1, 下降为原来的40 %倍。
3 饮用矿泉水所致内照射剂量估算近年来, 桶装矿泉水作为日常饮用水已进入到部分家庭和单位, 这部分人群对矿泉水中的222Rn有持续、恒定的摄入过程。估算时用到的饮用矿泉水的人均饮水量, 目前尚无此参数, 假定每人每天摄入量为1.2 L。参考文献[4], 估算山东省矿泉水中222Rn所致居民待积有效剂量见表 5。
(1) 山东省矿泉水氡浓度变化范围较大, 大部分处于较低浓度范围(0 ~ 20 Bq·L-1), 达到氡泉氡浓度(74 Bq·L-1)的占20.8 %。
(2) 矿泉水取样及转移过程要迅速, 此过程低于7 min对测量结果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放置7 min到9 h这段时间内水中氡的残留率随时间呈幂函数变化, 9 h以后减少缓慢, 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可采用露天放置的办法降低矿泉水中的氡浓度。
(3) 矿泉水氡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高浓度矿泉水可适当加热后饮用, 可降低个人的受照剂量。
(4) 山东省矿泉水中氡浓度水平除个别较高外, 大部分较低, 所致待积有效剂量贡献低于公众照射年剂量限值1 mSv·a-1[5], 不会造成过多的剂量负担。
[1] |
UNSCEAR.Ionizing radiantion sources and biological effects [Z].1982, 190-233.
|
[2] |
林清泉, 罗文亭. 饮用高浓度含氡井水对人体健康影响调查[J]. 辐射防护, 1981, 1(4): 56. |
[3] |
《环境放射性检测方法》编写组. 环境放射性监测方法[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77: 251.
|
[4] |
UNSCEAR1993年报告书. 电离辐射源与效应[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5: 53-54.
|
[5] |
ICRP Publication 73. 医学中的放射防护与安全[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9: 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