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广州市肿瘤医院, 广东 广州
目前, 我省钴-60治疗机、直线加速器等医用远距治疗设备55台, 其中钴-60治疗机29台, 占总数的52.7%, 分布在15个市(州)及经济发达的县(市)级医院, 额定装源活度在(1.11 ~2.59)×1014Bq。钴-60治疗机以国产为主, 占89.7%, 其中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生产10台, 成都核动力研究院设备制造厂生产9台,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生产7台, 另外加拿大产品3台。它们已在我省临床治疗肿瘤中发挥了作用。近几年来, 我省为使钴-60治疗设备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对放疗机构中设备的运行性能进行了检查和测试, 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 监测仪器与方法 1.1 剂量仪IAEA-NE 2570A;电离室NE 2571。
1.2 测量用水模体NE(20 cm×20 cm ×10 cm)输出剂量校准水模
1.3 防护剂量仪FJ-347A X、γ剂量仪; FJ -2207型α、β表面沾污仪。
以上仪器均经国家计量部门校准。
1.4 方法有用射线、泄漏射线、不对称性、半影、准直器、β放射性污染等项目的测试方法依照国家标准[1]中附录A中A1、A9、A2、A6、A10、A12规定的检查点进行测量和计算。放射治疗剂量国际邮寄比对的TLD元件由IAEA提供, 比对按IAEA提出的照射条件和要求进行。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29台钴-60治疗机性能检测结果列表 1。
![]() |
表 1 60Co治疗机性能检测结果 |
由表 1看出, 有3项技术性能全部合格:①贮存位机头泄漏射线, 即钴-60源处于关闭位对钴-60源所在的X、Y、Z三个平面内的诸点分别进行了测量, 所有的剂量率均 < 1 μGy/h。②准直器对有用射线的透过率, 在常用源皮距和10 cm ×10 cm的照射野在其边界2 cm处取对称分布4点, 然后将照射野关至最小, 用6个半值层厚度的铅锭堵塞住射野开口, 测试结果都合格。③β放射性物质污染, 检查了治疗机的有机玻璃托盘、准直器内表面及治疗床面, 结果未测出放射性污染。表 1结果还表明, 不完全合格的项目有4项, 特别是有用射线不对称性和半影区宽度两项指标合格率很低, 符合要求的有17台。应引起重视。
2.2 讨论 2.2.1 建立健全年检制度60Co放疗设备投入使用后, 实行每年1~2次的监督监测意义重大。为保证治疗效果, γ源活度必须大于3.7 ×1013Bq。我们检测发现A/7、B/1、D/1、D/2、E/1、K/1、N/1现装源过低, 其剂量率仅有25.8 cGy/min, 这样做一次放疗的时间延长, 有的长达近10 min, 这对患者极为不利, 且效果也较差。为此我们提出, 必须更换新源, 否则停止使用。结果更换新源的有5台, 停止使用1台。
2.2.2 健全验收检测制度60Co治疗机在装源或更换放射源时, 必须在监管部门现场剂量监测下进行, 如A/2医院1996年安装成都核动力研究院生产的GWXJ -80型60Co治疗机, 当放射源装入治疗机后, 在对有用线束照射率标称值偏差测试发现, 新装放射源的实测值远低于标称值, 偏差达54%, 经核查, 系生产厂家将111 TBq(3 000 Ci)钴源作185 TBq(5 000 Ci)钴源装机。经协商生产厂家于同年12月27日更换放射源, 更换后的偏差为3%, 符合规定。按当年标价, 为医院挽回10万元的经济损失。
2.2.3 把住旧放疗设备的转让渠道近几年来在大医院有淘汰钴-60治疗机的情况, 因这些旧机已经运行了一定时间, 设备的防护性能已经有所下降, 有诸多防护问题, 卫生主管部门不允许随便转让或无偿赠送其他医疗机构, 有效地限制了二手机的进、出口, 保证了新上治疗机的质量, 避免了国家资源的浪费。
2.2.4 做好放疗质量保证的关键是剂量为有效保证治疗剂量, 1999年12月卫生部抽查了我省20台放疗设备[2], 其中60Co治疗机10台, 参加了IAEA/WHO国际TLD邮寄剂量比对。结果相对偏差在±5%控制范围内的有6台, 合格率为60%。
2.2.5 完善单位内部人员配备和管理制度许多钴-60治疗机射野半影较大, 射野内剂量分布均匀性和对称性较差, 究其原因, 一是60Co治疗机本身存在有不足之处; 二是单位内部缺乏物理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剂量仪。因此医院增加投资, 配置必要的检测仪器, 按规定每月一次对设备进行比对刻度十分必要。
[1] |
GB 16351 -1996, 医用γ射线远距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
|
[2] |
范辉堂, 胡荣祥, 侯祖洪. 湖北省20台放疗设备TLD剂量比对[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2): 119.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1.02.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