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2, Vol. 11 Issue (2): 125-12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2.02.053

引用本文 

姜建康, 窦玉梅. 聊城市1999~2001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2): 125-12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2.02.05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2-01-29
聊城市1999~2001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姜建康 , 窦玉梅     
聊城市卫生防疫站, 山东 聊城 252000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可以提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 对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放射防护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市1999~2001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聊城市1999~2001年个人剂量监测资料。

1.2 监测方法

依据《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 5294-85)的要求进行。采用热释光测量方法。剂量元件为LiF(Mg, Cu, P)热释光探测器, 由山东省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受测人员工作时在外衣左胸前佩带个人剂量计, 监测周期为3个月, 1年4次, 按时发放和回收。每一批剂量计留出5枚作为本底。监测结果扣除本底值。对测量中可疑或虚假的不实原始数据, 经调查后剔除。

1.3 质量控制

监测计算由山东省放射医学研究所具体实施。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表 1)
表 1 1999~2001年聊城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

1999~2001年共监测804人次, 人均年剂量当量(mSv·a-1)分别为1.32、0.95、0.70, 其中96.02 %的受测人员年受照剂量在5 mSv以下。年剂量在5~15 mSv的32人, 占受测人员的3.98 %, 未发现年受照剂量大于15 mSv者。

2.2 不同工种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表 2)
表 2 1999~2001年聊城市不同放射工种个人受照剂量

表 2可以看出, 受照剂量最大的是从事放射治疗的工作人员, 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63 mSv·a-1。其次为从事工业探伤的工作人员, 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93 mSv·a-1。从事医用诊断X射线人员有3.25 %年剂量在5~15 mSv, 有12.70 %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年剂量在5~15 mSv, 有6.67 %工业探伤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在5~15 mSv, 从事核医学工作人员年剂量均在5 mSv以下。

2.3 不同级别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表 3)
表 3 1999~2001年聊城市不同级别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

表 3可以看出, 县、区级医院年人均剂量当量最高, 为1.14mSv·a-1。县、区级医院受测人员年受照剂量当量有5.81 %在5~15 mSv, 市级医院受测人员有2.52 %年受照剂量当量在5~15 mSv, 企业厂矿医院有2.02 %年受照剂量当量在5~15 mSv。

3 分析与讨论

(1) 1999~2001年共监测各类放射工作人员804人, 年人均受照剂量当量逐年降低, 受测人员96.02 %年受照剂量在年限值1/10以下, 未发现超过年限值者。这说明我市通过加大放射防护执法力度, 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等措施, 使我市放射防护工作成效显著。另外,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安全的。

(2) 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年均剂量当量在年限值的1/10以下, 其中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年均剂量最高, 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有12.70 %在5~15 mSv, 也高于其他工种。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查明。

(3) 不同级别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年均受照剂量, 以县、区级放射人员最高。这与我市县、区级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普遍陈旧老化, 放射防护条件较差, 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少但工作量普遍较大等原因有关。更新县、区级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 增加放射工作人员, 并改善其防护条件等是我市放射防护工作的一个工作重点。

表 1 1999~2001年聊城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
表 2 1999~2001年聊城市不同放射工种个人受照剂量
表 3 1999~2001年聊城市不同级别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
聊城市1999~2001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姜建康 , 窦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