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现有开展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医疗单位有104家, 但绝大部分是单纯地开展放射免疫(125I)工作, 而作为在医疗上开展的核医学检查(体内显像诊断技术)和核医学治疗是我们放射防护工作的重点。它们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131I、153Sm、99mTc、89Sr等, 在我省较正常开展此项工作的单位在1998年以前有5家, 占在医疗系统开展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单位的4.8%。为进一步了解我省开展核医学工作的现状, 结合全国医疗照射调查[1], 我们对全省开展核医学工作单位的1996年、1998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
1 方法利用掌握的登记资料, 对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单位逐家发函、调查表、通过电话确认和下单位调查等方式。调查内容包括临床核医学单位核医学科概况, 1996、1998年临床核医学检查月分布情况及疾病种类分布, 核医学检查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 临床核素治疗分布, 常用核素及用药范围和典型用量值等, 共发调查表5套, 回收率100%。
2 调查结果5家临床核医学单位, 有省级综合性医院3家, 省级肿瘤专科医院1家, 地区级医院1家, 共有核医学工作人员63人, 主要设备有SPECT 5台, 扫描机1台, 吸碘机1台, 肾图仪1台, γ心功能仪1台, γ计数器6台, 活度计4台, 液闪仪1台; 各单位均未设置核医学科专用病床。
2.1 核医学检查1996、1998年核医学检查人次分布情况见表 1, 从表中可见核素检查项目主要是骨显像(35.1%和43.9%), 其次是心血管, 两年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 |
表 1 1996、1998年核医学检查分布情况 |
在进行核医学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在3 878名核医学诊断患者中男性占51.3%, 女性占48.7%, 无明显性别区别, 但在年龄结构的分布上着明显的特征(表 2)。男女两者的年龄分布大体是一致的, 患者检查的主要年龄组是>40岁的人群。
![]() |
表 2 1998年核医学诊断性别与年龄分布 |
按1996、1998年核医学诊断检查人次数, 可以得出我省每千人口使用核医学诊断技术的应用频率(表 3), 可以看出我省的应用频率明显低于1985 ~1990年国际上Ⅱ类保健水平[2], 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
表 3 1996、1998年核医学诊断应用频率(每千人口) |
1996、1998年核素治疗人次分布情况如表 4, 常用的核素有131I, 89Sr, 153Sm。131I用药量:甲状腺癌(1.85~4.44)×109 Bq, 典型值3.7 ×109 Bq; 甲状腺机能亢进(1.85~7.4)×108Bq, 典型值2.96 ×108Bq。153Sm用药量:骨转移癌(1.85~2.22)×109 Bq, 典型值1.85 ×109 Bq。89Sr用药量:骨转移癌(0.37~3.33)×108 Bq, 典型值1.48×108 Bq。
![]() |
表 4 1996、1998年核素治疗人数分布 |
(1) 我省开展核医学检查工作的单位偏少, 其综合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是较好的, 但开展的项目偏狭。核医学检查应用频率总计明显低于国际上Ⅱ类保健水平, 也低于同期(1980~1989年)全国平均水平。1998年比1996年呈上升趋势, 但项目发展还不平衡, 可以看出我省的核医学事业还有待发展, 同时还应更进一步提高现有的核医学诊断水平和医生的专业素质, 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
(2) 从核医学检查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来看, 大于40岁的患者占了79.60%, 提示核医学检查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核医学的治疗以血管瘤、骨转移癌和甲状腺机能亢进治疗为主, 核医学科目前均未建立相应的核医学病床区, 所以对病人给予药后的管理矛盾较为突出, 目前均实行给药后回家。根据1997年BSS推荐的“给药患者出院时最大放射性活度水平”要求, 131I为1.11 ×109Bq, 而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给药量大于1.85×109 Bq, 典型值3.7×109 Bq, 可以看出对给药病人的管理和防护是此项工作的重点。
(3) 通过这次调查, 使从事核医学工作的人员进一步了解了做好核医学工作中放射防护的重要性。使管理部门更进一步了解我省开展核医学工作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我省的核医学工作在今后的几年中将有较大的发展, 这次调查资料可以给予审管部门在审查新申请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单位提供参考, 提出更加合理、科学和符合实际的要求, 使核医学工作在我省得到更快、更顺利的发展。
[1] |
郑均正, 李述唐, 岳保荣, 等. "九五"期间临床核医学的医疗照射水平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1): 19. |
[2] |
UNSCEAR.1993年报告书[R].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