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2, Vol. 11 Issue (2): 105-10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2.02.035

引用本文 

商迎庆, 李春英. 天津市CT机应用质量检测的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2): 105-106.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2.02.03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1-09-12
天津市CT机应用质量检测的评价
商迎庆 , 李春英     
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 天津 300011
摘要目的 为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管理和临床影象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方法 按照卫生部颁布的《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应用质量检测与评审规范》规定的方法, 从1998年至2000年对天津市医疗卫生单位在用的CT机进行了性能状态检测。结果 天津市"一手"CT机的合格率为80%; "二手" CT机合格率仅为47%。结论 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手" CT机是机器老化; "一手" CT机是忽视日常的校准工作。为此建议, 除要进行定期的状态检测外, 还要严格执行验收检测制度, 并配备大型医用设备维修工程师。
关键词CT机    大型医用设备    性能检测    状态检测    

自七十年代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问世以来, 至今不仅成为医院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拥有现代化大型医用设备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 也成为综合性医院诊断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提高CT机的完好率, 保证引进的设备在正常的参数范围内工作, 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根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 [1]和《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应用质量检测与评审规范》[2]于1998年起对全市现有的CT机开展了全面的应用质量检测工作。

1 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

检测中使用美国Victoreen公司生产的CT检测装置(在美国刻度), 包括660型X射线剂量仪; 660-6型笔型CT专用电离室; 660-7型头部剂量体模; 660-8型体部剂量体模; 76-4、10-4 130型CT性能模体和其他辅助设备。其中的CT机专用电离室由美国国家标准实验室标定。

1.2 内容

应用质量性能检测的内容[规范]包括:定位光精度(光野与照射野的重合性), 扫描层厚的偏差, CT值(空气和水)的准确性、噪声、均匀性、线性, 高对比度分辨力(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力(密度分辨率), CT剂量指数(CTDI)和诊断床定位精度。

1.3 检测与评审方法

CT机应用质量的检测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审办法依据《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应用质量检测与评审规范》进行。开展工作的具体办法是:要求被检CT机首先要达到物理参数规定的指标[3], 未达到指标要求的需要对CT机进行维护检修(包括校准)至合格, 在此基础上按照要求的部位拍摄临床CT照片, 以备专家评审。

2 基本情况

目前天津市拥有CT机80台, 新型的螺旋多排探测器CT机与80年代引进的“二手” CT机并存。其中螺旋CT机43台, 普通CT机37台(其中包括“二手” CT机19台), 不均匀地分布在全市的18个区县范围内。本文涉及1998年至2000年3年内检测的111台(次) CT机, 主要的结果汇总如下。

3 检测和评审结果 3.1 检测结果

CT机应用质量检测结果见表 1, 从表 1的数据可以看出一手CT机(购置时是新设备)的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均好于“二手” CT机。这与其他省市报道的基本一致[4~6]

表 1 CT机应用质量检测结果
3.2 评审结果

CT机应用质量临床照片评审结果见表 2, 评片结果为甲级片21台, 占18.9%;乙级片56台, 占50.5 %; 丙级片28台, 占25.2 %。另外还有6台(次)未通过物理参数检测, 为不合格CT机, 占5.4 %。可以得出与3.1类似的结果, 即一手机照片质量明显好于二手机, 甲级片全部出自一手机, 乙级片占比例较大。一手机合格率为79.1 %, 二手机合格率仅为47.4%。

表 2 CT机临床照片评审结果汇总
3.3 检测评审小结

全市CT机第一次检测指标全部合格的为61台, 占总数的5 4.9 %(其中一手机6 0台, 占一手机的65.2 %; 二手机1台, 占二手机的5.3%); 结果见表 3, 第二次检测指标全部合格为16台, 占总数的14.4%(其中一手机8台, 占一手机的8.9 %; 二手机8台, 占“二手机”总数的42.1%。评审合格为77台, 占总数的69.4 %。

表 3 检测频次与评审统计结果
4 讨论 4.1 “一手”CT机分析

从3.1得知, 一手CT机的质量同样存在很多的问题, 甚至也有三项性能参数不合格的情况。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购置时间较早, 各种部件老化所致; 另一方面是由于购置CT机安装后没有进行有效的验收; 第三就是维护检修制度不健全, 忽视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检测。

4.2 “二手”CT机分析

检测过的19台“二手” CT机中, 其中: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不合格的有4台, 占总数的3.6%, 其他参数二项不达标的4台, 占总数的3.6%, 一项不合格的8台, 占总数的7.2%, 全部参数合格的13台, 占总数的54.1%。可见二手CT机全部参数合格率较低, 很多情况是空间分辨力勉强达到状态检测标准, 与一手CT机总体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4.3 CT机临床照片的质量问题

从临床照片评审结果看, 各级医院的质量参差不齐, 这一点与CT机的质量和工作状态密切相关。能达到甲级片的CT机大多数属于高档机并配有激光照相机。而不合格的临床照片大都出自工作人员技术素质差, 机器老化的单位。即使性能指标能通过国家控制标准。但是由于图像重建函数的限定, 多幅照相机的应用, 以及影像工作人员对窗口技术机械性的套用, 也很难得到合格的CT临床照片。

4.4 关于新CT厂商的问题 4.4.1 空间分辨力指标不统一

厂商说明书中标明的空间分辨力无法测出。原因是:第一, 部分厂商只给出分辨线对数, 不给出测试条件; 第二, 只给出MTF=0时的可分辨线对数(理论计算数据, 无法测出), 不给出MTF=10%的可分辨线对数[7], 造成CT机验收困难。

4.4.2 未给出螺旋扫描的性能指标

由于CT机生产厂商未提供螺旋扫描图象的性能指标, 国内也没有这方面的标准, 故对CT机螺旋功能是否达到出厂指标无法检测。而只能用普通CT机性能指标考核螺旋CT机。

5 结论

通过应用质量检测和评审, 摸清了天津市CT机的质量现状, 得出了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二手”机的老化和忽视日常的校准工作。

6 建议

建立严格的CT机验收制度; 强化CT机定期检测的要求; 要求医院配备与之设备配套的维修工程师; 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诊断、操作技术; 逐步淘汰“二手”CT机应列入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工作的日程。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Z] 1998.
[2]
卫生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检测与评审规范[Z] 1998.
[3]
石明国. 实用CT影象技术学[M]. 西安: 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4]
周建勤. CT扫描质量及若干影响因素[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1999, 23(4): 227. DOI:10.3969/j.issn.1671-7104.1999.04.014
[5]
赵兰才. CT剂量指数测定与国际辐射防护安全标准适用性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3): 145.
[6]
吴增汉.广东省CT机应用质量的现状及评价[A].全国大型医用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 10.
[7]
杜国生, 王晓峰.对CT机性能检测评价的几点体会与意见[A].全国大型医用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 6.
表 1 CT机应用质量检测结果
表 2 CT机临床照片评审结果汇总
表 3 检测频次与评审统计结果
天津市CT机应用质量检测的评价
商迎庆 , 李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