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中患者肝脏及部分关键器官体表剂量调查
淮安市卫生防疫站, 江苏 淮安 223001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应用普及, 患者受照剂量在公众剂量负担中所占的份额逐步加大, 为此, 我们于2000年对淮安市开展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2所医院患者肝脏及部分关键器官的体表剂量(ESD)进行了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器官选择选择进行TACE的患者, 病患部位为肝脏, 根据ICRP 60号报告, 选取如下部分关键器官:眼晶体、甲状腺、食管、肾、肺、心脏、结肠、性腺、骨盆。
1.2 剂量测量采用方法TLD[1], 热释光材料为LiF(Mg, Cu, P)粉末, 退火条件为240 ℃, 恒温10 min, 快速冷却至室温后用薄塑料管封装, 测量仪器为RGD-3, 整个测量系统在中国计量院进行了计量检定。
1.3 TLD的布放将TLD探测器贴放在X射线入射方向的相应器官的皮肤表面。X射线机均为C形臂下球管, 机器型号分别为:Cerces 9600型和岛津1250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肝脏部位的ESD测量结果(表 1)
![]() |
表 1 两所医院肝脏ESD测量结果(μGy) |
对两所医院结果进行统计检验[2], P >0.05, 两所医院肝脏部位ESD差异无显著性。
2.2 各器官ESD测量结果(表 2)
![]() |
表 2 肝脏及部分关键器官的ESD(mGy) |
从表 2可见肝脏部位ESD与文献[3]中的给出剂量范围相当。在TACE中肝脏及相邻关键器官的变异系数变化较大, 反映了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 这可能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而使用的工作条件不一所致。从肝及部分关键器官的ESD最大值比较, 发现最高值出现在结肠为345.845 mGy, 比靶器官肝的ESD高, 共有5个器官ESD超过了靶器官的ESD, 表明在介入治疗时球管头并没有完全对准靶器官。说明介入放射操作亟待规范。
3 建议(1) 加强对介入放射学质量的控制, 对操作人员开展必要的技术培训, 规范放射介入操作。
(2) 为减少病人受照剂量, 对靶器官以外的部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
张良安. 放射性介入操作中剂量现状[J].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0, 24(2): 24. |
[2] |
杨树勤. 卫生统计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6.
|
[3] |
陈炽贤. 实用放射学[M]. 第二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