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治疗操作时间长, 现有屏蔽体固定、死板、转角操作时躯体暴露在射线场内。新研制的可移动折叠式组合屏增加床沿屏蔽区域, 设计严密, 注意工艺和综合防护体的统一合理性, 对介入操作人员取得了很好的防护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床沿副屏的制作内茬铅板的升降装置竖板, 上缘可与主屏相连的床上屏底边弧度相吻合, 内伸、内倾200 mm、60°的半圆弧形板, 2 mmPb, 0.12 mm镀锌铁板内夹(见图 1)
屏面连接成圆柱体, 圆管内衬铅皮与屏面板夹层屏蔽材料相连结(见图 2), 半圆管凹嵌铅皮与屏面相连, 两顶端相绞一体, 形成凹嵌铅皮与屏面相连, 两顶端相绞一体, 形成凹嵌铅皮面与圆管旋转250°以上范围的圆柱结构。
大转角圆形管内采用丝杆升降并与床上板两顶端内铰链相连, 床上板上下可调, 下缘有符合人体曲线半圆形相连四层、0.25 mmPb, 胶皮开条悬挂, 是接触腹部缓冲标志, 与副屏半圆弧板相吻合, 采用0.12 mm镀锌板+1 mmPb +3 mm铝+1 mmPb铅皮空心板压成屏面。1 650 mm处安装250 mm × 500 mm ×15 mm的3 mmPb铅玻璃。
2 防护效果测试结果 2.1 屏体组合后对射线防护效果测试见表 1由表 1可知, 射线经副屏, 再经主屏辐射减弱系数可达99 %以上。
2.2 射线对屏体各点区域透射后剂量率见表 2采用辐射穿透率方法来计算防护物厚度试验, 12点以上测试, 含铅量不同, 剂量不同, 确认复合材料较为理想。
2.3 胶片法对新屏狭束辐射后密度对比见表 3(胶片黑纸包装, 只有在铅皮2 mmPb当量时, 值是0.17效果不理想, 其余值均为0.16, 与本底相同)。增感, 增速的胶片对不同含铅量屏蔽, 反映复合材料对狭束辐射测量具有相同效果。
2.4 组合屏上、下球管测评见表 4经南京市卫生防疫站三次测定对比, 防护效果甚为理想。
3 讨论随着X射线的扩大应用, 近台散射防护的许多变量因素需要最优化设计[1 ~ 4]。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可控及不可控制的变化因素, 定型的屏风因结构限制, 有可能成为不可控制的变量条件, 如折叠角, 裸露的躯体, 照射野大小等等。由于光子能量变化, 物质对射线的减弱系数, 物质厚度均存在复杂的函数关系, 介入防护操作位的转角漏线, 以及屏蔽的严密性是防护结构的难点。
对双重屏蔽组合, Young[5]实验测定近台剂量大于300 mR/ h, 表 1本组测得空曝大于100 μ Gy/h以上的散射轨迹, 高出额定的曝光量应用范围趋于上升, 屏蔽体结构制约对辐射散射的吸收, 易形成虚设的“安全感”[6]。本组采用散射辐射能量的简易计算法, 散射角大于30°时, 散射剂量及能量与原射线相同[7], 用辐射穿透计算防护物厚度而加大近台安全防范系数。因此辐射场康普顿效应中, 散射光子与反冲电子, 在操作位的床沿面, 有副屏侧翼旁立的内伸, 内倾, 罩住患者侧方人体腋中线的对应侧高, 床沿面90°、30°、60°的强轨迹被副屏屏蔽, 散射角的前方, 反方向的反冲角均被吸收或反射, 由表 1可知, 防护效果十分明显, 该操作位主屏的床上屏与副屏的半圆弧板相交, 均有升降装置同步, 严格控制转角操作位裸露的区域防护, 因采用转角的专利技术, 其缝隙漏线现象被消除[8]。还可调节到自如操作高度, 减少被动性疲劳, 因屏间连结是相同结构, 可一联及多联灵活应用按需拼装, 这种增加层次, 加大操作位屏蔽吸收能力, 相当5 ~ 7 mmPb, 狭束辐射测定证明是可行的。材料选择增加对软射线的吸收铝材, 又形成一体化防护结构, 经南京市防疫站测评对比, 已将剂量率降低到最小程度。
双重屏蔽可单独应用, 组合时注重区域防护。对操作位严密的吸收性, 以确保防护区有较低的剂量率, 由于大转角, 副屏与主屏升降条件的专利技术, 改变结构上的缺陷, 加上通常使用的缩窄光圈、滤过板[7]等可控制的防护措施, 操作者就拥有“类隔室”的操作环境。
[1] |
郑钧正. 论我国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9, 9(6): 393. |
[2] |
GB82T9 -87, 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S].
|
[3] |
张浩然. XG200毫安医用诊断X线防护装置的a值[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6, 6(2): 45. |
[4] |
李春海. 医用诊断X线机单机辐射防护最优化选择方法探讨[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8, 10: 10. 7. |
[5] |
Young, et al. Surface shield device to reduce personnel radiation exposure[J]. Radiology, 1986, 15(9): 801. |
[6] |
张维林. "H"形侧挂帘防护体会[J].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9, 9: 31. |
[7] |
苏森林. X射线和γ射线防护手册[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2: 102-120.
|
[8] |
袁志强, 林秀华, 刘晓红, 等. 介入X射线机防护装置的研制与评价[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9, 19(1): 55.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9.0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