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2, Vol. 11 Issue (1): 1-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2.01.001

引用本文 

郑钧正. 积极推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大发展——认真贯彻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法制监督工作会议精神[J]. 中国辐射卫生, 2002, 11(1): 1-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2.01.00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2-02-07
积极推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大发展——认真贯彻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法制监督工作会议精神
郑钧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北京 100088

卫生部在召开200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同时, 于1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会。卫生部办公厅、疾病控制司、卫生法制与监督司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等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 同来自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卫生厅(局)主管副厅(局)长、疾控处长、监督处长, 各省级业务机构(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及职防院所、防疫站等)负责人, 以及有关医学院校和有关直属单位专家代表共三百多人出席会议。

卫生部办公厅在会议上正式下发《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卫生部疾控司和法监司分别部署了2002年工作重点, 并组织分组讨论与交流。

1月23日下午, 全体与会人员出席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挂牌成立大会。1月24日上午又列席200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 听取了卫生部张文康部长所做的工作报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转变作风, 开拓创新, 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

1月25日上午, 大会针对当前公共卫生所面对的热点问题, 安排了颇有启示的四个专题报告:《生物恐怖和我国的抗御准备》、《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发展及其环境和食品安全性》、《深化改革, 应对“入世”》、《我国四种新发传染病的现状和流行趋势》。

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于1月25日下午做了题为《努力开创疾病预防与卫生法制监督工作新局面》的总结报告。马副部长总结报告的第一部分回顾了2001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法制监督工作。他从①全面推进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 ②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④积极应对入世, 卫生法制建设成效显著等4方面充分肯定了成绩。2001年是我国“十五”计划开局的第一年, 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预防为主和卫生工作“两为”方针指导下, 全面加强了疾控与法监工作, 为今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马副部长报告第二部分从5个方面强调认真做好2002年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法制监督工作:①继续推进两项改革; ②加强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涵建设, 提高综合防病能力; ④加强卫生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⑤以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为龙头, 加大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力度。

新年伊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挂牌成立,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法制监督工作会议相继召开, 标志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迎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新飞跃, 必须认真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疾控与法监工作会议精神, 切实落实会议部署。

进一步深化并继续全力推进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是今年重点工作之一, 卫生部确立了两项改革“两个都加强, 两个都发展”和“先建后畅”的原则, 今年要特别强调在“畅”字上狠下功夫。

卫生监督是国家管理社会卫生事务的重要手段。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是卫生系统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 是政府卫生行政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体制创新的高度, 积极探索和完善执法运行机制, 建立新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模式。通过体制改革, 切实改变原来多头执法带来的种种弊端, 树立卫生行政执法的整体社会形象。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大事。疾病预防护控制机构要尽快适应医学模式的变化,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机构职能转变的实际, 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一方面认真履行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做好卫生监督的技术支撑与技术服务工作, 并根据群众需求拓宽服务范围与服务渠道,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卫生监督所是行政政府卫生行政执法职能的具体执法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为监督执法提供技术保障和完成政府交付的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机构, 两个机构承担的任务都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缺一不可。因此, 必须加强协调, 认真处理好卫生监督执法与技术服务支撑的关系。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大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必须依靠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业务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开发与培养, 加强预防医学应用研究, 这些是建立体现大卫生观念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的关键。在深化改革, 面对公共卫生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 无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还是卫生监督机构, 都面临加强队伍建设的紧迫要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强卫生法制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迫切需要有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正派、业务过硬, 爱岗敬业的高素质卫生监督队伍。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整体技术素质更亟待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以适应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 不断提高各种疾病监测、信息处理、求灾防病、紧急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与水平。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法制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让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卫生工作“两为”方针, 认真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法制监督工作会议精神, 深化改革, 不辱使命, 脚踏实地, 与时俱进, 积极推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稳定, 为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