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辖19个市县, 在210家医疗卫生单位与厂矿企业中共有895名放射工作人员, 为全面评价他们的健康状况, 保障其安全, 我们于1999年7月对全省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性体格检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筛选627份放射工作人员体检表进行统计, 其中工种分类:从事X射线诊断500例, 占79.74 %, 放射治疗47例, 占7.50 %, 核医学46例, 占7.34 %, 工业探伤及其他34例, 占5.42%;性别:男性511例, 占81.50%, 女性116例, 占18.50%;工龄最短1 a, 最长45 a, 平均15.31 a。按工龄分组情况:0 ~组55例, 占8.77%, 5 ~组129例, 占20.57 %, 10~组134例, 占21.37%, 15 ~组120例, 占19.14%, 20 ~组189例, 占30.14%。
1.2 检查项目(1) 眼科、皮肤科检查。
(2) 肝、胆、肾B超检查, 心电图检查。
(3) 实验室检查, 包括外周血象、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1.3 方法用EPI-Info 5.0录入和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眼晶体混浊检出11例, 占1.75%, 其中双眼10例, 左眼1例; 点状混浊19只, 占90.48%, 片状混浊2只, 占9.52%;按混浊部位, 晶体后囊下12只, 占57.14%, 赤道5只, 占23.81%, 晶体核2只, 占9.52%, 后皮质2只, 占9.52%。
2.1.1 各工种检出率核医学组4.35 %, 放射治疗组2.13%, X射线诊断组1.60%, 工业探伤组未检出。X射线诊断组分别与放射治疗组、核医学组、工业探伤组眼晶体检出率差异显著(P < 0.05)。
2.1.2 各工龄组检出率0~组未检出, 5 ~组1.55 %, 10 ~组0.75%, 15 ~组1.67%, 20 ~组3.17 %。有随工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
2.2 皮肤异常检出26例, 占4.15%, 其中皮肤角化过度12例, 占检出的46.15 %, 脱屑3例, 占11.54%, 指甲纵裂1例, 占3. 85%, 皮肤干燥1例, 占3.85 %, 角化型甲癣、手癣、足癣各1例, 各占3.85%, 2例皮炎, 各7.69 %, 2例前胸蜘蛛痣, 占7.69 %, 1例皮肤划痕症, 占3.85 %。
2.2.1 各工种检出率核医学组4.35 %, 工业探伤组2.94 %, X射线诊断组2.80 %, 放射治疗组2.13%, X射线诊断组分别与放射治疗组、核医学组、工业探伤组皮肤损伤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2.2.2 各工龄组检出率0~组1.82%, 5~组2.33 %, 10 ~组1.49 %, 15~组2.50%, 20 ~组4.76%, 有随工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
2.3 B超、心电图B超检查异常58例, 占9.25%, 检出肾结石、肾囊肿4例; 胆囊病变10例; 肝脏病变44例。心电图检查67例有异常征象, 占10.69%。
2.4 实验室检查 2.4.1 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异常288例, 占45.93%, 男性低于4.0 ×1012/ L 8例, 占1.57%, 高于5.5 ×1012/L 241例, 占47.16 %, 女性低于3.5 ×1012/L 6例, 占51.7%, 高于5.0 × 1012/ L 33例, 占28.45 %; 血红蛋白异常87例, 占13.88%, 男性低于120 g/ L 22例, 占4.31%, 高于160 g/L 46例, 占90.00 %, 女性低于110 g/ L 10例, 占8.62%, 高于150 g/L 9例, 占7.76 %。
2.4.2 白细胞、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ID)、中性粒细胞(GRAN)白细胞32例异常, 占5.10%, 低于4.0 ×109/ L 9例, 占1.44 %, 高于11.0 ×109/L 23例, 占3. 67 %; 血小板43例异常, 占6.86%, 低于100 ×109/ L 7例, 占1.12 %, 高于300 ×109/ L 36例, 占5.74 %; 淋巴细胞107例异常, 占17.07%, 低于30% 49例, 占7.81%, 高于50 % 58例, 占9.25 %; MID高于10% 414例, 占66.03%;GRAN低于50 %369例, 占58.85%。
2.4.3 免疫球蛋白26例异常, 占4.15%, IgA低于0.69 g/ L 1例, 占0.16 %, 高于3.82 g/ L 6例, 占0.96 %; IgG低于7.23 g/ L 2例, 占0.32%, 高于16.80 g/ L 9例, 占1.44%;IgM高于2.77 g/ L 8例, 占1.28 %。
2.4.4 不同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结果见表 1结果表明省级医院和工矿企业的放射工作人员PLT、LYM、G RAN、IgA、IgG、IgM差异均有显著(P < 0.05);省级医院与市县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WBC、RBC、LYM、IgA、IgM、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市县级医院与乡镇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IgA、IgG、IgM均数按乡镇级医院、市县医院、省级医院、工矿企业顺序有递增的趋势; WBC、RBC、PLT、HGB、LYM、GRAN、MID均数按乡镇级医院、市县级医院、省级医院、工矿企业顺序递减; 各放射工种、工龄组间外周血象与免疫球蛋白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
3 讨论从本次检查结果可见, 眼晶体混浊检出率比文献[1]中69.42%检出率低, 说明近年来我省放射防护设施得到了改善, 眼晶体损伤主要是发生在放射损伤的好发部位后囊下的颗粒状混浊[2]; 皮肤有长期低剂量重复照射致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 渐进性的上皮再生不良和角化过度、指甲变形、增厚等[3], 眼晶体混浊与皮肤受损检出率有随放射工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 且核医学组检出率最高, 可见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和皮肤的轻微损害依然存在, 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和防护意识尚需提高, 尤其是核医学组的放射工作人员。
放射工作人员各放射工种、工龄间的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象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 原因是近年来我省放射防护条件的不断改善, 但免疫球蛋白有3.5 %的检出增高, 是检出降低的7.4倍, 不同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免疫球蛋白随医院级别的增高而增大, 提示存在小剂量照射刺激免疫增强[4]。职业受照群体的外周血象中红细胞异常检出率45.93 %, 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异常检出率超50%, 外周血细胞效应主要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降低[5], 我省工矿企业、省级医院、市县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之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数差异均有显著性, 且随医院级别的增高而减小, 这些可能与省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工作量大, 工矿企业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意识淡薄有关。
[1] |
林大伟, 贺今, 孙少秋, 等. 484例放射工作者的眼晶状体检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2): 124. |
[2] |
毛文书, 孙信孚. 眼科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2: 201.
|
[3] |
何界生. 中国卫生防病工作手册[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1993: 321.
|
[4] |
刘树铮. 辐射免疫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5: 271.
|
[5] |
赵文正. 我国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的外周血象效应[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4, 4(5): 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