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1, Vol. 10 Issue (4): 210-21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1.04.015

引用本文 

成君方, 傅爱玲, 王希忠, 王启珍, 袁杨, 孙秀玲. 淄博市介入放射学防护状况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4): 210-21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1.04.015.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0-11-27
淄博市介入放射学防护状况调查
成君方 , 傅爱玲 , 王希忠 , 王启珍 , 袁杨 , 孙秀玲     
淄博市卫生防疫站, 山东 淄博 255026
摘要目的 保障介入放射学工作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现场调查, 模拟介入放射治疗手术条件, 测定介入手术操作者的受照剂量。结果 对已开展介入治疗手术的20家单位调查, 17台X射线机测定结果表明, 介入手术操作者身体主要部位受照剂量的平均值超过国家标准(43μSv·h-1)的7~23倍。结论 初步摸清了全市介入放射学防护状况, 为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    受照剂量    放射防护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融医学影像学、临床诊断学、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目前, 临床上治疗中、晚期癌症、心脑血管性疾病方面已作为首选治疗手段。介入放射学防护问题亦愈来愈引起介入手术医生和辐射防护工作者关注。了解我市介入放射学开展情况, 为及时制定防护管理措施, 保护介入手术医生、病员的健康与安全, 促进介入放射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自2000年7月开始, 我们对全市介入放射学开展单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卫生防护调查。

1 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内容

设计《介入放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 逐个单位进行调查登记。主要内容包括:开展介入放射治疗概况, 介入手术机房设施, X射线机防护性能, 介入手术医生个人防护用品以及管理情况。

1.2 测试仪器

采用日本产ICS-311型X、γ巡测仪。

1.3 测试条件

按各医院介入手术通常用曝光kV、mA条件, 放置标准水模体(外径300 mm ×250 mm ×150 mm), 内装自来水。

1.4 测试方法

在介入手术者操作位置, 相当于介入手术者头、胸、腹、下肢的部位, 距地面高度分别为头部160 cm, 胸部130 cm, 腹部90 cm, 下肢60 cm处进行测量, 每个部位测3次, 取其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介入放射学开展情况

据本次调查, 我市市中心医院于1987年在我市最早开展介入放射治疗手术。自1993年开始, 部分市、区(县)级、厂矿医院相继开展, 到目前已发展至20家, 见表 1。由表 1可见, 介入放射治疗项目的开展, 主要分布在区(县)级以上的医院, 但村级医疗机构也有开展。从介入治疗手术开展的项目调查情况看相差较大。除7家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医院开展了PTCA、PTCD、心脏消溶术等相对手术难度较大的治疗项目外, 其他医院只是开展了对肺、肝、食道癌症介入治疗。从各医院1999年度介入治疗病例数统计结果相差甚大, 介入手术发展不平衡。其中, 有的单位由于暂时缺少介入手术医生而未开展; 有12个单位介入治疗病例在3~ 33例之间; 有3个单位介入治疗在45 ~ 75例之间; 有4个单位介入治疗病例比较多, 分别为140例、158例、200例、413例。介入治疗病例的多少, 主要与医院规模和整体医疗水平有关。有少数医院介入治疗手术条件比较差, 介入手术医生不足, 甚至没有, 设备简陋, 有的遇到稍微复杂的手术, 则需要从外单位聘请手术医生帮助。但20家单位对于开展介入治疗项目较为主动, 主要是用以证明本医院具有开展新项目的能力, 对提高医院整体效益有所帮助。

表 1 20家介入放射学单位分布
2.2 介入放射治疗设备、设施的防护 2.2.1 机房设施

本次调查的20家中, 介入放射治疗工作场所均设在放射科(室)内, 机房设施均建立在原X光室基础上。除了6台DSA、C形臂类射线装置为专机专室用于介入治疗外, 其余14台射线装置均为一机多用。既作介入治疗用, 又作其他透视诊断用。机房面积、墙体、门、窗屏蔽防护性能, 基本符合国家标准[1]要求。

2.2.2 介入手术操作位置的辐射水平

对正常在用的17台射线装置进行了测定, 结果见表 2。由表 2可见, 介入手术操作者头、胸、腹、下肢四个部位所测值的平均值超过国家标准[1] 43 μ Sv/h(相当于5 mR/h)的7 ~ 23倍。最高测值为3 800 μ Sv/ h, 超过标准87倍。

表 2 介入手术操作者主要部位体表剂量率(μ Sv/h)
2.2.3 介入操作者个人防护用品情况

调查的20家中, 使用铅胶围裙的6家; 配备铅胶上衣的14家; 有铅胶帽的12家; 有铅胶颈套的17家; 有防护眼镜的2家; 有防护面罩的4家。铅胶上衣为国外进口和国产两种, 铅当量在0.3~ 0.5 mmPb当量范围。

2.3 介入手术操作者防护与技术培训情况

调查现有介入操作者共62名。其参加放射防护与技术培训情况见表 3。由表 3可见, 绝大多数介入手术操作者经过介入技术进修培训, 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 除放射科室的人员全部经过培训外, 其他非放射科室的人员多数未经过培训, 因为这些人员未作为放射工作人员对待。

表 3 介入手术操作者防护、技术培训统计
3 讨论 3.1 附加防护装置的必要性

介入放射学工作者的外照射剂量明显比传统X射线诊断外照射剂量高[2], 胡芳芳等人测试结果, 最高测值超过国家标准卧位透视防护区剂量限值的6.6倍[3]。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介入手术操作位置放射剂量的平均测值超过国家标准立位透视防护区剂量限值的7 ~ 23倍。因此, 对介入放射治疗装置应附加防护。目前, 供介入放射治疗用的成套防护装置商品和有的单位自行设计制作的简易防护吊帘[4]、通用组合式介入防护装置[5], 均具有比较理想的防护效果, 总体屏蔽效率达95 %左右, 手术操作位置的辐射剂量, 可以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介入放射装置结构特点, 选择合适的防护装置, 最大限度地降低介入手术医生受照剂量。

3.2 合理配置个人防护用品

介入放射装置附加防护装置后, 介入手术操作位置依然存在一定的辐射剂量, 介入手术医生仍需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加强自身防护, 应注意个人防护用品的合理配置, 即防护用品的种类和适度的铅当量。笔者认为, 应选用配备铅胶上衣、铅胶颈套、防护面罩合用较为适宜。如果使用铅胶围裙, 则缺乏屏蔽背向来的散射线; 铅眼镜自身较重, 不便于长时间配戴; 使用防护面罩可以解决该问题。个人防护用品铅当量的选择应根据介入放射装置有无防护有所区别。对于有附加防护的装置, 铅胶上衣铅当量可以低于成君方等人[6]所报道的, 介入手术防护服前身以0.25 ~ 0.3 mmPb当量, 后身以0.1 ~ 0.15 mmPb当量的推荐值。力求使介入手术医生从笨重的防护用品中解脱出来。

3.3 应加强对介入放射治疗工作的管理

从调查情况看, 有些单位开展介入手术条件比较差。有的X射线影像设备比较陈旧简陋, 不符合规定要求; 有的无介入手术医生, 靠临时聘请手术医生开展工作; 有的仍沿用作普通透视用的铅胶围裙、背心开展手术等。至于符合哪几项条件就可以开展放射介入手术, 尚未见到专项的规定。针对各单位现有条件开展介入放射治疗项目, 参照现有的卫生法规标准, 从保护介入手术医生、病员角度出发, 应加强对介入放射治疗工作监督管理, 使X射线影像设备设施、工作场所、消毒等符合有关标准; 从事放射治疗手术的非放射科室医生纳入放射工作人员管理, 要持证上岗。对他们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健康查体、个人剂量监测, 使其了解放射线的基本性质, 掌握基本的防护技术方法, 既保护了手术医生的健康安全, 又能使病人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参考文献
[1]
GB 8279-87, 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S].
[2]
UNSCEAR. 1993年报告.电离辐射源与效应[R].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5.
[3]
胡芳芳, 许晓虹. 介入治疗操作者受照剂量监测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1996, 5(2): 113.
[4]
孙作忠, 李全太, 林俊明. 介入放射诊断与治疗中的一种简易防护吊帘[J]. 中国辐射卫生, 1998, 7(3): 166.
[5]
王国忠, 王晓民, 张翼, 等. C型臂X射线机介入放射防护装置设计介绍[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3): 153.
[6]
成君方, 傅爱玲, 王征, 等. 不同厚度铅胶板对介入手术操作位置散射线的屏蔽效果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2): 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