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的底部沉积物(简称底泥)一般有永久性沉积和暂时性沉积。本项目研究的是小清河经过治理后干流的底部沉积物。当时小清河已完成了清淤和河道拓宽, 采集的样品基本是暂时性沉积物。其来源主要是沿岸排放的工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地面浸蚀冲刷物、动植物残体等大小不同颗粒沉积在河床上形成。放射性核素因水文条件、化学形态、固体物的颗粒度等因素在底部沉积物中积累。按统计学要求在沿河设立采样点, 按丰水期与枯水期采集不同时期各点河床底部的淤泥样品, 处理后测定其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然后计算归纳出其放射性水平及其变化规律。
1 样品处理与测量 1.1 样品处理采集的底部沉积物样品120℃烘干、破碎, 除去动植物残体及石子, 置于高温电阻炉中450℃灼烧1 h, 以除去有机物质。研磨后100目过筛备用。
1.2 测量项目总α、总β、238U、232Th、226Ra、40K和137Cs共7个项目。
1.3 测量方法对各核素的分析测定按国家颁布的标准方法[1]进行, 其中总α、总β采用相对饱和法在BH1216型低本底测量装置上测量。238U、232Th、226Ra、40K和137Cs的测量仪器是CIAE-MM8000型HPGe-γ能谱仪, 该仪器性能、测量原理及计算方法见文献[2]。
2 结果与讨论 2.1 底部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水平表 1列出了小清河底部沉积物的每个放射性项目的平均值, 标准误及范围。每个测量项目的样品数均为12。
表 1显示, 不同放射性项目之间平均比活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总α、总β、40K、232Th、226Ra、238U、和137Cs。与黄河的底部沉积物的放射性水平相比较[3], 每个项目都比较接近, 相差未超过20 %, 其中总α、总β和226Ra, 小清河的比黄河的稍高, 黄河的总α、总β和226Ra分别为8.66 ×102, 6.48 ×102和29.2 Bqkg -1。而238U、232Th、40K和137Cs, 小清河稍低于黄河, 黄河的这4项分别为29.3、44.1、50.4和1.32 Bqkg -1从变化范围来看, 每一项均是小清河的在黄河的变化范围以内。
2.2 枯水期与丰水期比较小清河底部沉积物中各种放射性核素水平按枯水期和丰水期列于表 2, 同时还列出了两个水文期的相应比值。每个水文期的样品数目均为6。
表 2显示, 7个被测项目均是枯水期大于丰水期。经t检验[4], 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的有总α、226Ra、137Cs、40K。而总β、238U和232Th差异不明显(P >0.05)。
枯水期大于丰水期的规律正好与小清河水及悬浮物呈现的规律[5, 6]相反。这是因为水及水中的悬浮物易受到水的流量、流速的影响, 而底部沉积物是较长时间而成, 枯水期水量一般较小, 沉积较多; 丰水期水量较大, 沉积较少, 且其表层受到水流冲击可能会再悬浮变成悬浮物的一部分。
2.3 放射性物质在底部沉积物中的分配各种核素的分配系数列于表 3, 将单位质量底部沉积物的比活度(Bqkg-1)与单位体积水的比活度(BqL-1)的比值定义为分配系数。表 3显示分配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总α、232Th、226Ra、总β、238U和137Cs。与在悬浮物中的分配[6]基本一致。
将有关核素两两配对进行相关分析。这里有总α—238U、总α—226Ra、总α—232Th、总β —40K、总β — 137Cs和226Ra— 238U。经t检验(α=0.05), 只有226Ra— 238U相关, 相关系数为0.909, 直线方程Y =-2.949+0.957X。其余均不相关。
3 结论经过干流治理工程的拓宽和清淤, 小清河底部沉积物的放射性水平处于正常本底范围以内, 未受到放射性污染。
小清河底部沉积物的放射性水平的变化规律表现为枯水期高于丰水期。
[1] |
国家环境保护局. 环境辐射监测分析方法及管理标准汇编[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2: 3-132.
|
[2] |
陈英民, 李福生, 陈跃, 等. 用HPGe -γ谱仪测量水及其悬浮物和底泥中的放射性[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1): 21-22.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1.01.012 |
[3] |
程杰, 张连平. 黄河水系放射性水平调查与卫生学评价[M]. 济南: 黄河出版社, 1999: 12-14.
|
[4] |
高玉堂. 环境监测常用统计方法[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80: 48-58.
|
[5] |
李福生, 陈英民, 陈跃, 等. 小清河河水中的放射性水平及变化规律[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2): 86-87. |
[6] |
许家昂, 李福生, 陈英民, 等. 小清河干流悬浮物的放射性水平[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2): 81.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1.0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