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1, Vol. 10 Issue (2): 90-9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1.02.024

引用本文 

王维谦, 陈志勇, 陈毓瑚, 张智宏. 三亚市环境γ辐射水平调查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2): 90-91.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1.02.02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00-07-06
三亚市环境γ辐射水平调查与评价
王维谦 , 陈志勇 , 陈毓瑚 , 张智宏     
三亚市卫生防疫站, 海南 三亚 572000
摘要目的 评价我市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方法 在全市陆域按网格布点, 用FD-71型闪烁辐射仪测量调查。结果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室内在(6.0~19.3)×10-8 Gy·h-1范围, 均值12.9×10-8 Gy·h-1; 原野在(1.7~14.4)×10-8 Gy·h-1范围, 均值6.8×10-8 Gy·h-1; 道路在(4.8~14.3)×10-8 Gy·h-1范围, 均值9.5×10-8 Gy·h-1结论 天然环境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950 μSv, 所致居民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44×103 man·Sv, 在全国平均水平范围内。
关键词γ辐射    剂量率    贯穿辐射    

三亚市地处北纬18°13′~ 18°14′, 东经109°29′~ 109°30′, 面积1 919 km2, 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总人口46万多。1983年广东省地球γ辐射调查组在我市开展过该项目调查, 由于考虑到17年来我市城乡建设、工农业生产及环境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了解我市放射性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情况, 我们于2000年3~ 5月开展了本次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测点布设

按10 km ×10 km网格布点, 三亚市区、旅游区等人口密集地区按1万人口加密布点。实际测量中, 考虑交通、自然村分布等因素个别测点稍有移动, 全市共设36个点。每点同时测室内、原野及一条道路。

1.2 测量仪器及方法

测量用仪器FD-71型闪烁辐射仪, 经高压电离室进行校正。测量时仪器探头垂直向下离地面1 m。室内测房间中央及四个角, 测点离墙30 cm以上; 原野测点离周围建筑物50 m以上, 离公路20 m以外在10 m ×10 m范围内巡测四角及中央; 道路测中心线在约10 m内测5个点。

2 结果 2.1 建筑物室内γ辐射水平(表 1)
表 1 不同建筑类型室内γ辐射剂量率(×10-8 Gy·h-1)

三亚市室内γ辐射剂量率为(6.0~ 19.3)×10-8 Gy·h-1, 平均12.9×10-8 Gy·h-1。不同建筑材料室内γ辐射水平为砖混结构 > 砖瓦结构 > 泥草结构, 不同地面材料比较, 依次为瓷砖 > 水泥 > 土。

2.2 原野γ辐射水平(表 2)
表 2 各类型土壤γ辐射剂量率(×10-8 Gy·h-1)

全市原野γ辐射剂量率范围(1.7~ 14.4)×10-8 Gy·h-1, 平均6.8×10-8 Gy·h-1, 各类型土壤的γ辐射剂量率赤红壤最高, 滨海沙土最低。不同地区比较, 则山区最高, 市区最低, 见表 3

表 3 不同地区原野γ辐射剂量率(×10-8 Gy·h-1)
2.3 道路γ辐射水平(表 4)
表 4 不同材料路面的γ辐射剂量率(×10-8 Gy·h-1)

道路γ辐射剂量率范围(4.8 ~ 14.3)×10-8 Gy·h-1, 平均值为9.5 ×10-8 Gy·h-1。三亚市不同路面材料的道路γ辐射剂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石条路、水泥路、柏油路、土路。

2.4 居民受照剂量估算

本次调查没有实测宇宙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 仅引用1983年广东省地球γ辐射调查组在我市测定的结果[1], 该地区室外宇宙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为2.9 ×10-8 Gy·h-1, 室内为2.6 ×10-8 Gy·h-1, 采用UNSCEAR 1982年报告书介绍的模式[2], 天然γ辐射产生的有效剂量当量率与空气吸收剂量率比值为0.7 Sv/Gy, 室内、外居民居留因子分别取0.8和0.2, 估算我市宇宙射线(电离成分)、天然γ辐射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230 μSv、720 μSv和950 μSv, 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对应值为270 μSv、680 μSv和950μSv)[2]; 居民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为440 man·Sv。2.5 1983年和2000年结果比较(表 5) 1983年和2000年所采用的测定仪器、测定方法、选点原则相同, 而且测量的季节相同, 2000年测量因考虑到市区范围和人口变化较大而增加测点, 其结果与1983年相比室内、外γ辐射范围和均值基本一致, 但道路结果稍有改变, 这与道路的类型构成变化有关。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因人口增多而增加。

表 5 三亚市1983年和2000年环境γ辐射水平及居民受照剂量比较
3 讨论

(1)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我国1983年卫生部制定的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规定的选点原则、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要求, 所采用的FD-71型闪烁辐射仪器经高压电离室校正, 同时以最小的网格布点和加密布点以提高样品的代表性, 测量结果室内、室外道路均值和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与1983年该地区的测量值基本一致, 在全国同类调查的水平之内。说明17年来尽管我市在工农业生产、城乡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由此而造成的环境外照射水平没有大的改变。不同建筑材料的室内和不同类型道路的γ辐射水平的差别与各地同类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2]

(2) 本次调查结果还发现室内、外γ辐射剂量率比值为1.89(12.9/6.8), 大于全国各省、市的比值变化范围为(1.19~ 1.70)[2], 且同类砖混结构建筑中以瓷砖地面的γ辐射剂量率最高, 说明与建筑材料特别是装饰材料有很大关系, 提示要进一步加强建材的监测, 尤其是对外来的装饰材料的监测。土壤的γ辐射水平主要取决于各类土壤的成土母质。

(3) 我市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约占56.6%)、安页岩(约占14.4%)和砂页岩(约占13.2 %)[3], 各类成土母质的放射性水平有待进一步探讨, 但本次不同土壤类型γ辐射水平与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相一致[3], 从而形成了原野γ辐射剂量率山区 > 丘陵地区 > 沿海地区 > 市区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吴增汉.广东省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及居民受照剂量[A].中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及居民受照剂量[C],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86.
[2]
王其亮, 何苗挺.中国环境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调查及居民受照剂量的评价[A].中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及居民受照剂量[C],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86F.
[3]
三亚市土壤普查办公室.广东省三亚市土壤普查报告书[R].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