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63例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连续9 a 5次体检结果动态观察分析, 分析随放射工龄增长和剂量的累积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临床资料来源于63例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9 a连续5次体检档案。主要分析自觉症状及体征、眼晶体变化、血象化验、血清IgG、IgA、IgM含量、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以1987年100名就业前体检者的体检结果为对照组。用归一化方法[1]估算1985年前受照剂量。自1985年起用热释光方法进行剂量监测, 计算其年平均剂量当量和累积剂量。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情况63例放射工作人员中男54例, 女9例。初检时(1981年)平均工龄8.3 a, 平均年龄33.4岁。
2.2 受照剂量1985年前剂量估算结果:人均年剂量当量为4.47 mSv, 累积剂量平均为82.7 mSv。1985年起监测结果:人均年剂量当量0.5 mSv以下占66.5%;0.6~5.0 mSv占25.4%; 6.0~15.0 mSv占10.1%;大于15 mSv的占3.0%;年均剂量当量1985~1989历年分别为:3.61, 3.64, 3.57, 3.45, 3.43 mSv。有逐年下降趋势。
2.3 症状与体征1981、1983、1985、1987、1989年(检次分别以1、2、3、4、5表示)5次体检症状与体征结果见表 1。
可见, 各症状与体征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除易感冒外其它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4 眼晶状体观察5次眼晶状体检查结果晶体混浊率依次为:16.7%, 37.3%, 51.6%, 50.8%, 53.2%。呈逐年上升趋势。除第一次外其它各次混浊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
2.5 血象检查结果血象检查结果见表 2。表明各指标均值与对照组差异虽有显著性, 但都在正常值范围。
免疫功能检查结果见表 3, 1981年未做免疫功能检查。结果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IgA、IgM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1)。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结果见表 4。平均微核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微核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 0.01)。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观察结果见表 5, 1981年未做染色体分析。总畸变率和阳性检出率分别自1987年和1985年起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P < 0.01)。
63例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估算结果表明, 86.9%的人员年均剂量当量低于年限值的1/10(5 mSv·a-1)。1985年后监测结果, 年均剂量当量均在5 mSv·a-1以下, 且有逐年下降趋势, 这是由于防护条件不断改善和诊断技术提高的结果。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 症状与体征阳性率逐年升高, 特别是神经系统症状比较明显。眼晶状体检查混浊率逐年升高, 混浊多见于晶状体前极部皮质下和后极部后囊下皮质, 多呈点片状和粉尘状, 未见空泡和盘状混浊及面包圈样混浊。
血象检查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 初步观察白细胞随着剂量和工龄的增加呈波动性升高, 未见规律性变化, 这与全国调查结果一致[1]。长期小剂量外照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观察结果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IgA、IgM水平显著偏低。微核检查结果阳性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但平均微核率则呈逐年下降趋势, 这可能是反应细胞遗传效应在长期小剂量照射条件下出现了"适应"[2]。染色体畸变分析发现, 总畸变率自1987年, 阳性检出率自1985年显著高于对照组, 畸变以断片、双着丝点和环多见, 我们认为染色体畸变与累积剂量有关。
9 a动态追踪观察表明, 随着工龄和累积剂量的增加, 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还是有一定影响的[2]。进一步加强防护工作, 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还是非常必要的。
[1] |
王继先.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受照剂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4, 4(5): 2-12. |
[2] |
陈彦彦, 曹中申, 郭学林, 等. 赤峰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评价[J]. 放射卫生, 1990, 3(2): 7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