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照射是当前所有人工辐射源造成的人类集体剂量的最大来源, 而X射线诊断检查对医疗照射贡献最大, 特别是胸部透视。为掌握我市“九五”期间医疗照射现状及趋势, 我们于1999年1月8日至1999年2月10日, 按卫生部卫法监卫发[1998]第4号文件及有关方案要求, 开展了我市“九五”期间医疗照射调查工作, 现对医用X射线诊断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全市范围内所有开展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的医疗单位。
1.2 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方案要求, 所有被调查单位按放射工作登记均填写07号表, 在填写07号表基础上, 对医用X射线诊断单位按年X射线诊断工作量分层抽样90个单位, 填写分层调查表(10号表)。[1]
1.3 质量控制 1.3.1要求各县(市)及市区参与调查人员抽查部分单位1996、1998年两年放射工作登记记录, 并同该单位所报07号、10号表核实, 以保证填报结果的可靠与准确。
1.3.2对所有上报07号及10号表作详细校对, 纠正各种笔误和计算错误。
2 调查结果及分析本次共调查全市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单位216个, 放射工作人员717人, 各类医用诊断X射线机335台, CT机14台, 可估算出全市每10万人拥有X射线机约6.2台、放射医生12.6人。调查区域覆盖全市2个城区、7个县(市), 总人口分别为5 575 175人(1996年)、5 707 299人(1998年)。
2.1表 1给出了我市1996年和1998年各类X射线检查频度。两年X射线检查总频度分别为164.4人次/千人和159.2人次/千人, 均比80年代中期调查结果有所增加, 1998年低于1996年。“九五”期间频度同1984年全国调查结果[2]比较:透视检查频度最大, 但在总频度中的比例下降了30%左右, 从防护角度看, 这种结构较80年代有所改善; CT、DSA比例上升较快, 1998年较1996年增长近1倍。
从表 2可看出:在透视中, 以胸透为主(约占83%以上), 为其它透视的5倍; 脊椎检查中, 以腰椎所占比例最大(43.24 %), 其次为颈椎(38.52%); 消化道检查中, 以上消化道检查为主(约占85.86 %), 钡灌肠较少(14.14%); 牙片检查以口内牙片最多(72.48 %), 口腔全景约占27.48%; CT检查以头部检查居多(59.53%)。
各县(市)频度为82.23人次/千人至181.02人次/千人不等, 平均为120.4人次/千人, 明显低于市区的435.10人次/千人。在检查类型构成上, 县(市)透视比例比市区高, 胸片及其它各类检查中除消化道、脊椎、四肢片外均比市区低。
2.4 对各类检查按医院放射工作量、单位性质分类列于表 4从表 4中可以看出:防疫保健机构透视所占比例最高(达79.69 %); 放射工作量在15 000人次/年以上的单位透视比例最低(29.06%), 放射工作量小于15 000人次的单位透视比例均在53.50%左右。
3 小结 3.1本次调查表明, 全市医用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呈下降趋势, 但均高于1984年全国调查结果; 各类检查中以透视所占比例最高(40%左右), 但较1984年全国调查结果降低30%左右; CT、DSA等高技术检查频度上升较快, 1998年较1996年增长近1倍。
3.2在各类检查频度构成中, 放射年工作量低于15 000人次的单位, 特别是防疫保健机构中, 透视所占比例较高(近80 %); 防疫保健机构中透视检查以预防性体检为主, 考虑到正当化、最优化原则, 从降低群体剂量出发, 应对体检透视进行限制。
3.3值得注意的是, CT、DSA等高技术检查频度上升较快, 但这类检查患者受照剂量较普通X射线检查高, 故对这类检查的合理应用问题应引起重视。
[1] |
郑均正, 李述唐, 岳保荣. "九五"期间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频率水平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1): 13. |
[2] |
张良安. 我国医疗照射的年频度水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9, 9(增刊):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