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院核医学工作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医院核医学科从建国初期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几十家。从人员、设备到高科技成果的应用, 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本文将着重介绍建国以来北京市医院核医学的发展与辐射防护概况。
1 北京市医院核医学科的发展 1.1 核医学科数量、人员、检查项目的变化北京市到1998年, 医院核医学科(同位素室)和放免室已发展到67家。其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药物进行体内诊断检查工作的已有40家, 而50~60年代只有10家。这40家中现有工作人员311人。其中医师142人, 物理师10人, 技术人员132人, 其他工作人员27人。检查项目从简单的肾图, 扫描等几项发展到脑显像、骨显像、心肌显像等几十项。
1.2 诊断检查仪器的更新70年代以前, 医院核医学科大多数称为同位素室, 使用的仪器一般只是扫描仪、肾图仪之类。最先进的也只能是γ相机了。80年代后期, ECT仪器不断进入医院核医学科。到90年代, ECT仪器逐渐在医院核医学科中普遍发展起来。据1999年统计, 北京市40个体内诊断检查单位拥有吸碘仪23台, 扫描仪6台, 肾图仪28台, γ相机15台, ECT仪器36台。1995年后, 随着科学的发展, 为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医院开始使用PET仪器。1998年1年内就购入进口PET仪器3台。并都带有自屏蔽小型负离子回旋加速器。国产PET机2台, 进口转手的PET 1台。PET的引进, 使某些器官功能与代谢的动态测定又上一个新台阶, 而且PET及其研究技术已朝着脑内名种受体定量测定的方向发展。因此, 可以说PET将成为医学界20世纪高科技成果应用首列项目之一。
1.3 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类别的变更由于使用仪器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辐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 有效控制辐射危害因素, 保护环境, 保障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健康, 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使用同位素也逐年向着中、低毒性组和短半衰期的同位素方向发展。
80年代以前,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较多的为131I、113In、198Au、32P、35S等。80年代后99Tcm的使用量逐渐增加。而131I、113In、198Au等逐渐减少。到90年代, 198Au、113In、32P、35S等已基本停用, 全部使用99Tcm和131I同位素。而99Tcm大约占使用量的90%以上。99Tcm的使用方式, 1995年以前使用的是Mo-Tc发生器。1995年后, 北京分别成立了两家放射性药物制剂生产公司。此后核医学科又向单纯使用针剂, 而不用发生器的方向发展。随着PET和双探头ECT仪器检查项目的增加, 18F等短寿命与超短寿命核素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2 医院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概况 2.1 表面污染防护70~80年代, 由于核医学科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为131I、198Au、32P、113In、99Tcm等, 尤其是1995年以前所使用的99Tcm都为Mo-Tc发生器, 因此, 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在淋洗、分装、标记等操作过程中, 难免有滴、漏、撒等事件的发生, 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表面污染的问题。1988年曾检测在开瓶分装时, 高活性室内台面、桌面、地面44个点位其表面污染水平为0.4~370 Bq/cm2, 均值为28.5 Bq/cm2。1995年检测在开瓶分装、标记时高活性室内台面、桌面、地面等85个点位, 其污染范围值为0.1~113 Bq/cm2, 均值为14.9 Bq/cm2, 而1995年以后, 采用了次性针剂, 因此也就取消了开瓶、分装、标记等操作程序, 避免了为这类操作造成的污染。
2.2 工作场所空气污染防护影响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挥发。1995年曾检测34所医院核医学科113个点的室内空气气溶胶浓度, 均值为2.8 Bq/L。并做了不同通风状态下同类操作内容的空气气溶胶污染的比较。4个室内通风柜通风率在0~0.3 m3/min时, 其空气中放射性浓度为0.61~27.5 Bq/L, 均值为10.7 Bq/L。而将通风柜进行改进后, 其通风率在1~2 m3/min时, 空气中放射性浓度下降为2.8×10-3~1.4 ×10-4 Bq/L, 均值为1.4×10-3 Bq/L。
2.3 γ外照射的防护核医学科引起γ外照射的主要因素为, 室内待用的放射源和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废物及注射过放射性药物的病人。1995年曾检测核医学科室内存放放射性废物堆处的γ外照射水平为0.2~1000 μGy/h。均值为85.6 μGy/h。注射过放射性药物病人体表外照射水平均值为84.8 μGy/h, 距病人体表 1m处为13.1 μGy/h。因此在工作中, 只要将其放射源, 放射性药物和不可避免存在的放射性废物妥善屏蔽保存, 并设有注射过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病人专用的候诊室, 核医学科内的γ外照射水平将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3 讨论为了医学的需要, 有时使用放射性药物进行诊断与治疗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在这种诊断与治疗中往往会给患者和工作人员带来辐射危害。只要在操作中严格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如限制放射性核素的使用量、选用毒性较低、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核素, 简化操作流程、缩短操作时间, 使用有效的防护工具, 都可使工作人员和患者接受的剂量得到控制。近年来, 尽管北京市医院核医学科在防护上加强了管理、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设备上有了很大的更新, 工作场所的放射性污染情况有了改善, 但有些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存在主要问题是:
3.1给病人诊断检查使用的放射性药物量与国际基本标准提供的指导水平相比, 普遍偏高, 个别检查项目距国际基本标准指导水平差距较大, 而且各医院中同一检查项目, 其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的量差异较大。最大用量与最小用量最多可相差10倍。
3.2从工艺流程上还有待进一步改革。例如, 核医学应用的131I作甲状腺检查时, 仍是生产厂家提供放射性溶液, 由核医学科工作人员进行分装稀释, 然后病人喝下。如果这一程序改为由制剂生产厂家提供"丸"剂, 则可有效地防止工作场所和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应该设法用密闭式的操作代替开放式的操作, 特别是在操作可能产生气体, 气溶胶的放射性核素时就更为重要了。
3.3由于PET和双探头ECT仪器的不断增加, 放射性核素18F的使用量将呈上升趋势。18F虽然属于低毒性短半衰期核素。但其能量偏高,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考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外照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