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2000, Vol. 9 Issue (3): 179-17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0.03.046

引用本文 

李坪, 黄文胜, 张华东, 孙玲. 429名放射工作者眼晶状体状况[J]. 中国辐射卫生, 2000, 9(3): 179-179.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00.03.04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9-07-21
429名放射工作者眼晶状体状况
李坪 , 黄文胜 , 张华东 , 孙玲     
重庆市第二卫生防疫站, 重庆 402160

眼晶状体是对放射线较为敏感的器官之一, 长期接触放射线可造成一定的损害。为此, 本文对我市辖区内429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市辖区(三市五县一区)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 工业X射线探伤、同位素(水泥料位、测井)三种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共429名。其中男性367人, 女性62人; 年龄最小的19岁, 最大的59岁, 平均年龄36.26岁; 放射工龄最短的3月, 最长36年, 平均放射工龄9.59年。

1.2 检查方法

询问病史、检查视力、用托吡卡胺散瞳后, 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苏州YZ—5B型)由专业医师进行检查。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诊断[1]

1.3 统计学方法

χ2检验。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混浊检出率、部位和形态

调查结果发现, 所查429名职业性接触放射线人员中晶状体混浊128人, 混浊检出率29.84 %。

128名晶状体混浊中后囊下混浊81人, 占63.28%;前囊下混浊22人, 占17.19%;赤道部混浊26人, 占20.31%。放射性晶状体损伤主要表现为后极后囊下皮质内细点状混浊, 发展为盘状、塔状等伴有空泡和前极前囊下皮质内出现细点状混浊。

晶状体混浊形态分为点状、片状、粉尘状、空泡等。其中点状混浊109人, 占85.16%, 2人伴有空泡; 片状混浊8人, 占6.25%;粉尘状混浊9人, 占7.03%;空泡2人, 占1.56%。单眼混浊65人, 均为细点状混浊, 占混浊人数的50.78 %。混浊较为严重的17人, 表现为后囊下皮质内呈现粉尘状、片块状混浊。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按国家标准[1]发现, 疑为放射性白内障的5人, 占调查总数的1.17%, 低于文献[2]报道的4.38%。

2.2 混浊率与工龄的关系(见表 1)
表 1 晶状体混浊率与放射工龄的关系

比较各工龄段晶状体混浊率发现, 不同工龄段放射工作人员的眼晶状体混浊率不同, 经χ2检验, 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2.3 混浊率与工种的关系(见表 2)
表 2 晶状体混浊率与不同工种的关系

三种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结果为同位素组相对较低。但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2.4 混浊率与不同级别单位的关系

不同级别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混浊检出率经χ2检验差异亦无显著性, 详见表 3

表 3 晶状体混浊率与不同级别单位的关系
3 讨论

从调查结果得知,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眼晶体混浊率较高, 占29.84%, 主要表现为后极后囊下皮质内细点状混浊, 混浊形态为点状、片状、粉尘状等。经统计学处理, 眼晶状体混浊率与工龄随着工龄的增加, 混浊率增高, 且不同工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 0.05)。但不同工种、不同级别单位之间眼晶体混浊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但由于本次调查任务较重, 未来得及选择普通工作人员作对照调查, 使得资料不够充分, 分析欠完整, 还需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
GB 8283-87,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
[2]
于夕荣, 杜玉兰, 张红利, 等. 434例放射工作者的眼晶体检查[J]. 中国辐射卫生, 1993, 2(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