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放射工作人员接受的剂量, 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评价提供重要的个人剂量依据。根据国家《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1〕, 深圳市已于1992年起对全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监测人数逐年增加。本文对近三年的监测结果作一报道。
1 监测方法 1.1 仪器FJ—377, FJ—427热释光剂量仪(北京核仪器厂生产); FJ—411退火炉(北京核仪器厂生产); LiF(Mg、Cu、P) IRMT—1988(Ⅱ)型热释光剂量计(中国计量科学院提供)。
1.2 测量方法TLD通常在发放前4 ~ 5天, 经热处理退火。消除先前积累的辐射信息后, 发放给有关放射工作人员, 佩戴在左胸部, 佩戴周期为二个月。同时以相同剂量计放在与放射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建筑结构相近的非放射工作场所的房内, 用以扣除天然辐射的影响。个人剂量当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H-年剂量当量(mSv/a)
Cf -刻度系数
F-照射量与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
Xg-个人剂量计读数平均值
Xb -本底剂量计读数平均值
Wr-辐射权重因子, 对于X射线Wr值取1
测量方法的总不确定度为10mSv~ 100mSv
2 质量保证 2.1对使用中的热释光测量仪, 定期调试和刻度, 使之达到最佳测量条件。剂量计在使用前分组、筛选、刻度。先后参加广东省、大亚湾核电站及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组织的质量控制比对, 均取得满意结果。
2.2设专人负责并制定规范的工作程序, 对测量中出现的超过控制周期内剂量限值3/10者, 及时进行异常受照调查, 并剔除虚假数据, 保证真实性。
2.3 严格控制本底。为扣除剂量计在监测周期内接受的环境本底照射, 每个监测周期均要求被监测单位同时放置本底剂量计。
3 结果和讨论 3.1 低于最低判断限剂量的记录方法在日常监测中, 我们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计读数低于本底剂量计读数的情况。自1996年起, 我们采用了新的记录方法。即将历年来各单位的本底值加以统计, 先求出各单位的最低判断限(Lc)。
Lc的计算公式如下:
K-95 %的置信水平的置信因子常数
n-本底样本数
Sb-本底样本的标准差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用小于Dm方法记录, Dm则用下式求出
Dt-放射工作人员个人佩戴的剂量计测得的剂量
Db-同一监测周期内测得的本底剂量
3.2 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水平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相对频数分布见表 1。
由表 1可见, 三年来, 深圳市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年剂量当量一直是很低的。年剂量当量小于5mSv的放射工作人员占总监测人数的98%, 超过5mSv的人仅占2%以下, 而大于15mSv的人员则不到0.2%。三年来无一人的年剂量当量大于50mSv。由此可见, 我市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低于国家规定的职业人员年剂量当量限值的1/10。这不仅是因为我市各医疗单位近年来放射诊断设备不断更新, 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加强了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及国家有关放射卫生防护法规的宣传, 每年两期的放射防护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了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有关。
我市医用诊断放射工作人员数约占放射工作人员总数的80 %, 表 2列出了这部分人员的年人均剂量当量。由表 2可见, 深圳市1996 ~ 1998年X射线医用诊断人员年人均剂量当量分别为1.27, 1.13和1.28mSv。剂量当量小于5mSv的人占98 %以上。MR值在0~ 0.05, 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发表的正常范围0.05 ~ 0.50之内, 这说明我市X射线诊断人员的工作场所防护是好的, 工作条件是安全的, 与国际上的防护水平相近。
1998年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剂量水平及分布见表 3所示, 99%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年人均剂量当量低于5mSv, 无一例>50mSv。不同工种中, 工业探伤的年人均剂量当量最高, 为1.703mSv, 这与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报道的结果相一致〔2〕。其次是核医学, X射线医用诊断次之。由此可见, 深圳市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和个人剂量监测的重点应是工业探伤, 核医学和医用诊断X射线。由于X射线诊断人员所占的比例最大, 因此, 加强对他们的防护, 控制其受照剂量, 将能有效地降低全市放射工作人员的集体剂量当量。
综上所述, 深圳市近年来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水平达到了1990年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60号出版物对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限值新建议, 5年内不大于100mSv, 平均每年20mSv, 其中一年不超过50mSv的限值水平。这说明, 深圳市放射防护的总水平是令人满意的。
[1] |
GB5294- 85,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S].
|
[2] |
杨伯云, 朱剑雯, 朱永康, 等. 上海市1990~ 1994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评价[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6, 16(4): 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