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我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工作现状, 探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为今后的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全市正在使用的57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及机房面积进行了监测与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1.1 监测内容X射线机的类型、X射线机立位平面的防护情况、机房面积与窗高、机房通风情况与门窗防护情况。
1.2 监测方法按《医用诊断X线机卫生防护标准》(GB8279 -87)[1]有关规定。我们对立位测试平面取13个点进行; 拍片主要测试工作人员操作位置和门窗处。
1.3 监测仪器FD-71A型辐射仪, FJ-347A型巡测仪。
2 结果与分析 2.1 透视防护区监测结果用FD-71A型辐射仪、FJ-347A型巡测仪(使用前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放研室校正), 鉴于我市X射线诊断动行情况, 本次仅对立位透视防护平面进行了监测。共测试了市直、乡镇、企业卫生所43个单位的57台正在使用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 包括 < 100mA的X射线机13台, 200mA的X射线机32台。≥300mA的X射线机12台, 其立位透视防护区监测结果见表 1。
![]() |
表 1 立位透视防护区监测结果 |
本次调查共监测立位透视防护591个点, 评价标准按文献[1], 合格率为83.93 %, 立位透视防护区超标点剂量率在(1.30 ~ 258)×10-6·kg-1·h-1范围内。而 < 100mA的X射线防护条件相对较差, 合格率为77.27 %, 其原因, < 100mA的X射线机, 多是老机器, 使用时间较长, 加之铅胶吊帘老化, 铅当量不断地衰减, 铅胶连接处有空隙, 致使漏射线超标。
2.2 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结果评价标准按卫生部34号令[2], 由监测数据分析知: < 100mA的X射线机对环境超标占相对较高, 合格率较低为55.81%, 这是由各医疗单位在建房时, 未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 存在着机房布局不合理现象, 机房内普遍堆有与诊断无关的杂物, 机房门窗为木质及普通玻璃, 设于楼底或单独的机房开窗较低, 有的机房窗下缘离地面不足70cm。2/3的单位由于条件限制, 仅顾及单位的经济效益, 很少考虑防护设备的齐全和性能, 所以忽视了环境的防护。结果见表 2。
![]() |
表 2 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结果 |
调查结果显示: < 100mA的X射线机机房面积只有2个单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最小的机房面积不足12m2。200mA以上的X射线机机房面积与国家标准相差也较远, 合格率为61.36 %, 机房窗高(窗的下缘离地面的距离), 国家标准规定为2.1m, 从我们这次调查结果知, 窗高离地面不足1m的单位共有23家, 窗高合格率为43.86%。见表 3
![]() |
表 3 X射线机机房面积与窗高的调查结果 |
这次调查监测的43个医疗单位中, X射线机机房内无机械通风装置的占65%, 无门窗防护的占62 %, 门上无工作指示灯的占78 %。
3 建议 3.1加强法规宣传教育力度, 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X射线防护方面的法规、条例, 获取有效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证和放射工作人员工作证, 方可操作X射线机, 同时要制定必要的卫生防护规章制度。
3.2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严格新建机房的审批手续, 严把机房面积、布局、门窗防护、机房通风关。
3.3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卫生监督部门要定期巡回监督监测, 对违反规定或防护监测不合格者要进行限期改进, 必要时停机, 决不姑息。同时对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也要加强管理。
3.4机器的保养和维修, 对防护检测不合格, 老机器要及时改造或报上级主管部门报废处理, 提倡设置隔室透视, 条件好的单位应配备摇拦摇控电视操作系统。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用诊断X射线机卫生防护标准(GB8279-87).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34号令.放射卫生防护及管理规定医用诊断X射线影像质量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