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评价我省直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我们对省管705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检查项目 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放射组和对照组。放射组为从事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和介入放射等放射工作人员, 共705人, 其中男465人, 女240人, 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35.6岁; 放射工龄2个月~41年, 平均12.1年。对照组为一年前不接触射线的医务工作者、献血员等, 共450人, 男性285人, 女性165人(其中, 外周血象对照138人, 男94人, 女44人; 染色体对照65人, 男43人, 女22人; 微核对照87人, 男42人, 女45人; T淋巴细胞亚群对照160人, 男106人, 女54人), 年龄最小19岁, 最大55岁。
1.2 检查项目包括一般内科检查, 手部皮肤、指甲及眼晶状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血红蛋白、血小板(以上用F-820血球计数仪测定),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常规培养制片)及微核测定(培养法)、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APAAP桥联酶标技术测定)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自觉症状21.3 %的放射工作者有头痛、头晕、易倦、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侯群, 且年龄大、放射工龄长的放射工作者多见。
2.2 皮肤检查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发生在医用X射线诊断人员、放射工龄25年以上, 年龄大于50岁者多见。主要表现为手部皮肤干燥、粗糙、指纹变浅、甲纵脊、带状色甲、角化过度, 重者有疣状突起物。
2.3 实验室检查 2.3.1 外周血象均值外周血象均值比较见表 1。放射组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比对照组低, 淋巴细胞比值比对照组高, 经U检验, 有显著性差异, 而血小板均值差异则无显著性。
放射组与对照组异常血象检出率见表 2。由表 2看出, 异常血象总检出率放射组为15.00%, 是对照组2.24 %的6.7倍, 且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异常率均比对照组高, 经*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统计处理(U检验),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另外淋巴细胞比值>40%检出率高达46.81 %。
不同辐射类型放射工作人员异常血象检出率以介入放射工作者最高, 为24.33%, 其次是放疗人员, 为16.66%, X射线诊断工作者最低, 为13.15%。见表 3。
放射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见表 4。经统计处理,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染色体畸变以单体断片为主, 双着丝点、无着丝点环等较少见。
放射组705例中共查出带微核细胞数1660个, 微核细胞率2.35‰, 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见表 5。705例中, 有79例>3‰, 最高达6 ‰, 异常率为11.2%。
放射组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测定分析结果见表 6。放射组CD3(为总T细胞)、CD4(为辅助/诱导T细胞)、CD8(为抑制/杀伤T细胞)数值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 经U检验, 有显著性差异。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所致人体生物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次调查,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效应与以往调查[1]基本相同, 其特点是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量降低、淋巴细胞比值相对增高。值得注意的是, 介入放射工作者外周血辐射效应非常明显, 其异常血象检出率在从事各种辐射类型工作中居首位。这与部分文献报道介入放射学的辐射场有较高的剂量水平相吻合[2~4], 可能与操作人员在床边操作, 直接暴露于X射线下, 且工作时间长有关。细胞遗传学检查中, 未观察到染色体显著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正常, 这与全国调查结果相近[5]。细胞免疫学检查显示, 职业放射工作人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 这与以往结果一致[6], 表明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对省直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及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06mSv, 其中, 98.2%年剂量当量低于5mSv)的分析。我们认为, 在目前低剂量电离辐射条件下, 仍然存在一定辐射生物效应, 还应进一步加强防护, 尤其是介入放射工作场所防护和个人防护, 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 |
血细胞效应专题组. 我国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的外周血细胞效应[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4, 4(5): 36. |
[2] |
Li Lian Bo, et 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pediatric cardiac catheterization[J]. Health phys, 1995, 69(2): 261. DOI:10.1097/00004032-199508000-00011 |
[3] |
胡芳芳, 等. 介入放射学辐射场分布及防护设施的研制[J]. 中国辐射卫生, 1997, 5(2): 112. |
[4] |
邓大平, 等. 介入放射学辐射场分布及防护设施的研制[J]. 中国辐射卫生, 1997, 6(4): 213. |
[5] |
淋巴细胞微核专题组. 我国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的淋巴细胞微核与剂量的关系[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4, 4(5): 49. |
[6] |
侯殿俊, 等. 1307例放射工作者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J]. 中国辐射卫生, 1997, 6(2):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