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9, Vol. 8 Issue (1): 52-5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9.01.027

引用本文 

高怀伟, 郑桂芳, 焦彩琴, 郁会莲, 范鑫, 闫复兴, 吴荣. 陕西省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间恶性肿瘤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1): 52-5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9.01.02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8-06-25
陕西省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间恶性肿瘤调查分析
高怀伟 , 郑桂芳 , 焦彩琴 , 郁会莲 , 范鑫 , 闫复兴 , 吴荣     
陕西省卫生防疫站, 西安 710054

大剂量电离辐射对人类的主要辐射效应是辐射致癌, 这已被大量的调查资料和研究结果所证实[1, 2], 而小剂量职业照射与致癌的关系目前还尚不清楚。为获得小剂量慢性电离辐射诱发人类恶性肿瘤的证据和规律, 为修订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分别于1981、1986、1991和1996年四次在全省范围内对医院放射科X射线工作者的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1950~1980年间在各类医院放射科工作的诊断X射线工作者, 计1119名, 下称照射组。并以同医院、同时期未从事过射线工作的内科、普外和耳鼻喉科医务人员作对照, 计1032名, 下称对照组。其中包括因血液异常、生殖异常、发生恶性肿瘤、年老退休和死亡脱离原工作岗位的人员。调查对象中男性占多数, 照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8%和92.6%。

1.2 调查方法

根据全国调查的统一规定与要求, 1981年首次调查时, 先从各医院人事部门获得所调查科室1950年1月1日至1980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在科室工作人员名单, 然后对名单所列人员进行面询填表调查, 因病调离、年老退休和各种原因死亡者属调查对象予以追访。1986、1991和1996年按照1981年调查对象名单进行随访调查。1996年随访调查以医院为单位, 采用信函调查或走访医院医务、人事、保健或被调查者所在科室, 登记被调查人员调动、退休、恶性肿瘤和死亡情况, 并对以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核查和校正。

对诊断为恶性肿瘤或死亡者另填一份《恶性肿瘤或死亡登记卡》并加盖单位公章。患恶性肿瘤者要求填写诊断日期、诊断依据、肿瘤名称和部位, 对死亡者由本科同事或家属回忆填表, 并由病历核实死亡原因和死亡日期。所有肿瘤均为县以上医院诊断。

1.3 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

对收回资料统一审核、整理, 不属本次调查对象者不作统计, 填写内容不全的表(卡)予以补查。两组统计学差异采用μ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950~1995年间照射组调查1119人, 计28278人年, 共发生恶性肿瘤36例, 对照组调查1032人, 计30657人年, 共发生恶性肿瘤33例。调查范围内的调查对象, 其调查率:照射组为95.3%, 对照组为91.7%。两组人员的地区分布一致。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的平均累积剂量为45.0mGy, 平均工龄11年。1957年前的平均年剂量为55.4mGy/a, 1957~1966年间为8.7mG y/a, 1967~1980年间的平均年剂量为2.2mGy/a[3]

2.2 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

表 1列出了本次调查所得出的两组人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全部恶性肿瘤而言, 照射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 >0.05)。

表 1 两组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

白血病相对危险度偏高(RR=2.15)。照射组2例白血病均为六十年代初参加放射工作, 参加放射工作时年龄分别为20岁和31岁, 发病时放射工龄分别为31年和20年。

照射组1例乳腺癌患者1973年参加放射工作, 参加放射工作时年龄40岁, 放射工龄12年。

四次恶性肿瘤随访结果见表 2, 历次恶性肿瘤发病率照射组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四次比较相对危险度呈下降趋势, RR分别为2.18, 1.18, 1.19和1.15。

表 2 四次恶性肿瘤发病随访调查结果比较
2.3 恶性肿瘤发病率与参加放射工作时期的关系

照射组所发生的36例恶性肿瘤中有15例(41.7%)是发生在1960年前参加X射线工作, 而1960年前参加X射线工作者只占该组人数的20%。就全部恶性肿瘤而言, 1960年前参加工作者, 1960~1969年参加工作者和1970~1980年参加工作者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33、1.11和1.91。

2.4 恶性肿瘤与发病时年龄的关系

照射组恶性肿瘤的平均年龄未见明显提前, 平均发病年龄照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3.6岁和54.8岁。

3 讨论

从全部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 长期从事X射线工作, 其恶性肿瘤发病率较对照组略高, 随着防护条件的改善, 平均年剂量当量降低, 相对危险度呈下降趋势, 这与全国以往调查结果相一致[3, 4]

全国调查结果显示, X射线工作者白血病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偏高(约2.4倍), 且相对危险度增高在开始放射工作10~15年达到高峰, 20年后又降至接近对照水平[4]。本次调查照射组仅发现2例白血病, 且平均放射工龄25年, 参加工作年代、年龄与对照组无明显不同, 故白血病相对危险度增加难以肯定与职业X射线照射有关。

妇女乳腺、甲状腺均为辐射致癌敏感组织, 小剂量重复照射可诱发人类的乳腺癌和甲状腺癌[4]。本次调查未发现甲状腺癌, 照射组仅发现1例乳腺癌。分析其参加放射工作时期、放射工龄和参加放射工作时年龄, 可能与职业X射线照射无关。

虽然照射组发现食管癌3例, 胃癌5例, 两种肿瘤之和的相对危险度高达4.4, 但其中3例胃癌是1970年后参加X射线工作, 1例仅参加放射工作5年后诊断为胃癌。分析食管癌、胃癌患者参加X射线工作时年龄、参加工作时期及放射工龄无规律性, 难以由辐射效应解释。另外, 食管、胃都不是辐射致癌敏感组织[4], 故X射线工作者食管癌、胃癌发病率增加可能与两组人群在其它致癌因素的差异有关。

总之, 本次调查结果与全国历次调查结果相一致, 即照射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就全部恶性肿瘤而言, 其相对危险度1960年前参加工作者大于1960~1969年参加工作者, 1960~1969年参加工作者大于1970年后参加工作者[4]。可以认为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主要是由于部分早期从事X射线工作者受超剂量照射所致。尽管我们所调查的群体不足够大, 但观察时间较长, 平均观察时间已超过20年, 部分(约40%)可能接受较大剂量照射的X射线工作者观察时间已超过30年, 所以一些潜伏期较长的恶性肿瘤如皮肤癌也能得到较好的反映。

除职业照射外, 对其它与恶性肿瘤发病有关的因素两组比较研究不够, 尚不能评价X射线以外的其它因素对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危险的可能影响。另外对X射线工作者的受照剂量应通过物理的或生物的途径尽可能精确的估算, 以期对辐射致癌危险进行定量评价, 所有这些都是今后工作中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承蒙姚永明主任指导, 罗明泉、路建超、沈荣祖、刘成林也参加部分工作, 在此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1]
王绍丰, 王安宇, 李志尚. 放射诱发头颈部恶性肿瘤[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1, 11(1): 45.
[2]
孙德仁. 28例肿瘤病人放射治疗后诱发恶性肿瘤的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4, 14(1): 54.
[3]
全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剂量与效应关系研究协作组. 我国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受照剂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4, 4(5): 1.
[4]
全国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剂量与效应关系研究协作组. 我国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1950~1985年间恶性肿瘤发病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1, 11(3):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