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9, Vol. 8 Issue (1): 48-4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9.01.024

引用本文 

袁志强, 林秀华, 刘晓虹, 沈卫星. 介入诊疗技术的放射防护问题[J]. 中国辐射卫生, 1999, 8(1): 48-4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9.01.02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8-06-02
介入诊疗技术的放射防护问题
袁志强 , 林秀华 , 刘晓虹 , 沈卫星     
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杭州 310014

介入放射学是一个新兴学科, 它是通过X射线影像导视来完成诊断、治疗工作。介入用于临床至今只有二十多年, 其发展非常迅速, 应用遍布全身各系统。但在介入过程中医生和病人受照剂量都比较高, 因此介入防护应给予足够重视, 本文就有关问题谈谈看法。

1 介入诊疗时工作人员受照剂量

介入操作时工作人员一般是站立在检查床侧, 一边插管一边审视荧光屏, 基本上说无法避开射线的直射或散射, 有时是“淋浴式照射”(X射线机球管在上), 因此受照剂量均比较大。笔者[1]曾对杭州市12家单位13台X射线机的介入操作辐射现场用FJ-347进行了监测, 监测点7个(头、胸、腹、左右手、左右脚), 其均值为245.4μGy/h。此数值高于杭州市卧位透视7点均值(17.9μGy/h)[2] 12.7倍。是国标(GB8279-87)卧位透视(15mR/h, 即131μG/h)的1.9倍。曹厚德[2]也曾著文呼吁必须重视“介入放射学中的辐射防护问题”, 并引用某省防疫站对9家医院的监测结果, 头胸腹等主要部位的照射量率均超国家标准(GB-827-87)关于卧位透视防护区照射量率限值, 其中最高超标近7倍之多。在国外, Ramsdale报告[3]每次介入眼、甲状腺和手部剂量范围为0.27 ~ 1.29mSv。Marx报告[4]对30名介入操作人员监测发现年剂量当量为49.1mSv。由此可见介入操作, 尤其使用球管在上X射线机的医生受照剂量较大。

目前各有关方面对介入防护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首先舆论导向不够。笔者有幸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介入放射学年会, 汇编收录724篇文稿中介入防护论文只有4篇, 占论文总数0.6 %; 1997年国外有关文献有十几篇, 1988 ~ 1997年国内有关文献也只有14篇; 有两本共几十万字的介入诊疗学专著, 却没有介入防护的内容。由此可见在介入防护问题上我们宣传的力度不够。目前部分介入放射学医生对防护工作认识不足, 认为我们使用的是进口先进机器不会有问题, 甚至有的单位有悬吊式铅防护屏也不使用。笔者认为对于进口X射线机不能一概而论, 如专用血管造影机, 球管在床下, 其防护条件比较好。但有的进口X射线机球管在床上, 操作医生在现场受照剂量就高。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就是用此类X射线机作介入工作。某城市开展介入工作直属医院5所, 有4所医院使用球管在床上的进口X射线机。另外有些医生对辐射效应的认识只局限非随机效应, 这是不全面的。1977年以前主要考虑非随机效应(现为确定性效应), 即受照射的组织(或器官)中细胞大量死亡, 如放射性白内障, 放射性皮肤损伤等。而1977年以后将效应分为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 前者指可能由一个有繁殖能力的改变了的细胞引起躯体或遗传效应而最终导致癌或遗传效应的发生。而此效应的发生率是和受照剂量的大小有关, 但无阈值。因此放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 而使随机效应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水平, 也就是说应加强介入防护尽量降低受照剂量使其发生率降到非放射工作人员水平。

2 介入操作的防护方法

根据调查监测发现X射线机球管位置和介入操作者及病人的受照剂量有关, 球管在床上机剂量大, 床下机则小, 因此防护的重点是球管在床上X射线机, 尽量不使用球管在床上机作介入诊疗, 如已经使用了, 必须进行屏蔽。方法为作一铅屏使操作人员与球管隔开, 如作的好, 可以使医生受照剂量减少90%以上; 在可能条件下降低管电压、管电流, 遮光器尽量调小, 减少散射; 熟练操作缩短曝光时间; 现场尽量减少人员, 最好一人操作, 注意距离防护; 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护用品, 如铅围裙、铅帽、铅围脖。

参考文献
[1]
袁志强, 等. 介入治疗的X线机防护监测与评价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8, 18(2): 11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1998.02.023
[2]
曹厚德. 必须重视介入放射学中的辐射防护问题[J]. 介入放射学杂志, 1996, 5(2): 63.
[3]
Ramsdale M L, et al. Extremity doses during interventio nal radiology[J]. Clin Radiol, 1990, 41(1): 34.
[4]
Marx M V, et al. Occupational rediation exposure to in terventi on al radiologis ts:a prospective stady[J]. J-Vasc-Inter-Radiol, 1992, 3(4): 597. DOI:10.1016/S1051-0443(92)72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