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站在原劳动卫生科放射防护组的基础上, 充实人员成立了放射防护科。1989年国务院发布《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下简称《条例》)和卫生部、公安部发出对放射工作实行许可登记制度的通告以来, 放射防护工作由单纯的行政管理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十年来我站做了如下工作:
1 概况 1.1 建立和健全各级管理机构1992年前市站有专职工作人员4名, 发展至现在的6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者3名, 中级职称2名, 初级1名), 各区、县站有一名专职或兼职人员。除工业探伤、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管理由市站直接管理外, 医用诊断X线机的管理由市、区(县)两级共同管理, 各放射工作单位指定职能科(处、室)派专人管理, 市站定期组织对区、县站专业人员和各单位防护负责人进行培训, 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 巩固管理网络的作用。
1.2 建立各类档案和资料库档案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按照全省统一要求, 在本站档案室的指导下, 建立了"放射防护工作档案"、"个人剂量档案"、"个人健康档案"、"放射事故档案"等, 并将历年防护监测、专项检查、各种计划、总结和办证申请材料装订成册, 计六个门类、72册, 平时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并有专人保管, 基本做到了管理档案化。
1.3 提高从业人员的自主防护水平和守法意识我市自1989年首次组织对全市医用诊断X射线和工业探伤人员普遍进行培训考核, 对合格者发放了合格证。1992年结合核发放射工作人员证, 组织进行了全员培训, 规定凡1989年已参加培训者, 必须再参加3天的法规教育复训班, 对首次参加者, 进行5天的防护知识与法规教育培训, 培训以授课为主, 辅以录像、讨论辅导, 考核合格上岗, 自1995年始开展了再培训, 并特别注意了对乡镇卫生院、小水泥企业中从业人员的培训。
1.4 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管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对评价受照水平, 分析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为此, 1987年购置了必要的仪器、剂量元件、建起了热释光剂量测量实验室, 为保证结果的准确公证、定期参加全国、全省监测结果比对。印发了"个人剂量监测注意事项"规定了监测范围、频率及注意事项, 并将其作为发放"放射工作人员证"的条件之一, 对一次发现监测结果较高者都能及时深入现场进行调查, 及时发放评价报告, 监测覆盖率逐年提高, 由最初的不满5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
1.5 提高从业人员健康水平, 加强健康管理自1964年首次对全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但由于当时人们对这一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组织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体检率不高。自《条例》及《健康管理规定》发布之后, 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 结合从业人员培训, 大力宣传体检的重要性, 并及时通报全市历次体检情况, 使他们认识其重要性, 自觉参加体检, 自1989年开始转入正常, 与有关医院协作, 签署协议, 明确各自的任务, 由行政发文提出要求, 基本上每年组织一次。就业前体检, 每季度安排一次。对异常者及时组织复查, 对复查仍不合格者, 根据有关规定做出相应处理。
1.6 开展经常性防护监测工作1992年, 结合换发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 对毫安小、防护差的简易X射线机, 采取"限、集、屏"措施, 对仍不达要求者, 坚决予以停用, 到1997年底单位持证率已达98.6%。贯彻卫生部34号令, 适时开展影像质量保证监督工作。1996年配备了仪器开展工作, 至1997年X射线机质量控制检测率达94.7%。对工业探伤、放射性同位素的监督监测, 基本保证每年一次。
1.7 做好预防性监督工作在做好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的同时, 始终把预监当做一项基础工程来抓, 规定凡涉及"三建"项目, 必须经过预防性审查, 并将其列为核发许可证的条件之一。特别是我站1992年设立预监科后, 实行一个"窗口"对外, 更促进了这方面的工作。
1.8 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办事程序为方便单位规范自己的工作, 根据有关法规、标准和上级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了"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许可登记证"、"放射工作人员证"等三个办证程序, 并制定"放射防护监督行政处罚程序"、放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放射防护监督监测规范", 公开办事程序, 保证了工作的规范性开展。
1.9 贯彻《条例》, 强化监督执法对日常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做好笔录, 首先以"卫生监督意见书"督促其改进, 并提供防护技术指导, 对监督建议屡次不改者, 行使行政处罚。1995年警告并限期改进8家, 合并罚款4家, 其中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一家, 推进了工作的发展。
2 今后展望 2.1继续加强《条例》的宣传, 建立和完善各种放射防护管理办法和制度, 特别要抓好各单位防护负责人的工作, 充分发挥其自主管理作用。
2.2进一步加强预监工作, 对"三建"项目, 严格审批手续, 防患于未然。
2.3加强放射介入学工作的管理, 该项工作由于其特殊性, 往往要涉及临床等多个科室, 操作时间长, 接受剂量大。近几年二手CT应用量越来越大, 机器本身的质量和防护问题愈加突出应予重视。
2.4加强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的监督与管理, 把住源口, 消除隐患。
2.5规范健康管理、个人剂量监测、培训等管理工作, 加强对临床医生合理应用X射线的教育。开展对受检者的防护, 进一步降低职业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
[1] |
孙积涛, 等. 山东省放射学服务与防护十年发展概况[J]. 中国辐射卫生, 1992, 1(1): 9. |
[2] |
邱玉会. 济南市放射防护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做法与体会[J].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6(增刊):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