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8, Vol. 7 Issue (2): 113-11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8.02.034

引用本文 

官庆超, 杨娟娟, 张连平, 林俊明, 陈跃, 刘世明. 山东省地下建筑物内氡浓度调查及剂量估算[J]. 中国辐射卫生, 1998, 7(2): 113-11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8.02.03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7-12-31
山东省地下建筑物内氡浓度调查及剂量估算
官庆超 , 杨娟娟 , 张连平 , 林俊明 , 陈跃 , 刘世明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济南 250062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1982年报告书给出的数据指出, 天然辐射所致公众有效剂量当量约二分之一来自空气中的氡及其子体。尤其是地下建筑物内, 空气交换率较差, 氡及其子体不断产生并积累, 可使室内空气中达到较高浓度, 危害人类的健康, 为保障广大人群的身体健康, 我们对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三城市54所地下建筑物内氡浓度进行了监测, 并对所有地下建筑物内的剂量进行了估算, 结果如下。

1 调查点的选取

山东省利用地下建筑物的单位较多, 分布区域较广, 因此选点主要侧重于受影响人群较多的单位, 再综合考虑地下建筑物的城市布局和地理分布, 使其在山东省各地下建筑物和人防工程中有代表性。监测点区域分布见表 1

表 1 山东省地下建筑物测点区域分布
2 测量仪器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闪烁室法, 仪器为ZYW-8501型测氡仪, 仪器本底均值为0.04cpm, 仪器刻度系数为2.22cpm/pCi·L-1, 探测下限为5 ×10-15 Ci/L。部分测点同时采用了双滤膜法测氡, 拟与闪烁室法进行对照。实测中发现, 低浓度场所采用双滤膜法测氡, 重复性能较好, 相对误差较小, 而高浓度场所, 双滤膜法与闪泺室法测量结果更比较一致。采用两种测氡方法对照测量, 可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3 测量结果与分析

所测地下建筑物按其使用性质和人群停留时间长短分为三种类型。

3.1 第一种类型

以地下建筑物作为工作和生活场所的地下工厂、饭店、招待所、商场等。此类建筑物人群停留时间较长, 受氡及其子体照射量较大。详见表 2

表 2 第一类地下建筑物内氡及其子体浓度

此类建筑物内氡及其子体, 不经任何净化和稀释, 直接被人体吸入。并且, 此类建筑物的潜氡比值偏高, 均值为0.605, 最高值为0.981。因此, 此类建筑物内氡的子体浓度偏高。若人员停留时间过长, 有可能构成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险。

3.2 第二种类型

以采用大功率风机抽取人防工程内空气作为防署降温的各影剧院服装厂等。其特点是:人群密度高, 但相对而言人群停留时间较短。结果见表 3

表 3 利用人防工程内空气降温建筑物内的氡及其子体浓度

此类建筑物, 直接抽取人防工程内的空气用来防署降温。虽然经过一定程度的空气交换和稀释, 但未经净化处理, 至观众席处或工厂工人工作位置, 氡及其子体浓度仍然较高。例如, 济南某某影剧院未送冷风之前氡浓度为6.26Bq·m-3, 而送冷风后氡浓度骤然增至30.45Bq·m-3, 增高了约4倍。监测的所有影剧院观众席处和工厂工人工作位置, 在送冷风后氡浓度都相应增高, 最低者也增高了近3倍。尤其影剧院内人群密集, 受影响人次较多。因此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3.3 第三种类型

这类建筑物多为机关大礼堂或工厂车间, 尚无条件安装空调或其他降温手段, 而是用抽取人防工程干道内的空气来防署降温。其特点是建筑物面积较大, 室内空旷, 且抽取人防工程内空气频率低, 人员受氡及其子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三城市此类建筑物共19处, 抽取冷风后, 室内氡浓度均值为32.94Bq·m-3, 与山东省室内氡浓度均值17.8Bq·m-3增高1.9倍。个别建筑物, 例某印刷厂车间、某国棉厂车间, 抽取冷风后, 氡浓度高达41.07Bq·m-3, 不经净化处理直接利用, 对人体健康也可造成潜在的危险。

4 累积剂量的估算

假设第一类地下建筑物的某个工作者(或服务员)每天工作8小时, 每年工作250天,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 一年内氡子体的累积剂量为0.17~ 7.54W LM。如果一位服务员在7.54W LM条件下连续工作4年, 所接受的累积剂量为125.2W LM, 如此高的累积剂量有可能增加其患肺癌的潜在危险。

从省人防部门获得资料得知, 山东省人防工程利用率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三大城市均有计划性地扩建地下大型商场和娱乐场所。因而推知, 今后接受地下建筑物氡气的人群会增多, 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