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I对甲状腺癌的转移病灶有较好的清除率, 广泛应用于治疗。虽然患者体内的131I大部分由粪便排出体外, 但也有一定份额的131I随唾液、呼出气排出, 这无疑会对患者居室、环境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因此对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居室、环境进行放射性监测, 根据污染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这对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均很有必要。
1 监测对象我省一名甲状腺癌患者在上海某医院接受放疗, 两天共服用131I 4.1G Bq(第一天服用检查量0.37G Bq, 第二天服治疗量3.7GBq)。患者服131I后应住院隔离10~20天和对排泄物进行专门收集处理, 待体内131I滞留量小于1.11G Bq后出院[1], 但患者服药第二天就随陪同者返家。为了摸清患者所带放射性对居室及其环境污染情况, 在上述患者服药后三天, 我们对居室及环境放射性污染进行了监测。
2 居室环境监测 2.1 测定仪器及方法β表面污染用XWY -1型携带式表面污染测量仪。
空气γ照射量率用FD-71型γ辐射仪。
空气中131I浓度用国产活性炭滤纸捕集空气中131I, 放化程序分析。用沸腾的0.5N氢氧化钠解吸样品上的131I, 加入碘载体, 用四氯化碳萃取纯化碘, 测定碘化银沉淀的β放射性, 经过计数效率及化学回收率校正得出131I的活度。
2.2 居室、环境131I污染量见附表从附表可见, 患者卧室地表面β污染水平超过《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的导出限值[2]。卧室空气中131I浓度、γ照射量率也都偏高, 而且空气γ照射量率大于2.6 ×10-7C·kg-1·h-1, 比我省居民室内平均水平(3.1 ×10-9C·kg-1·h-1)高出百倍, 说明滞留于患者体内的131I通过呼出气对居室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从而影响他人。所以患者回家后必须注意开窗换气, 必要时可设排气换气设备, 以降低室内放射性污染。
3.2患者的陪同者, 其母在患者服药后与其同住招待所上、下铺, 同车返家等, 与患者接触时间长, 相距最近, 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外照射。因此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近期不宜和其他人员接触, 陪同者接近患者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 以减少放射性污染及不必要的照射。
3.3从附表可知, 户外小便倾倒处空气γ照射量率大于2.6 ×10-7C·kg-1·h-1比我省室外空气γ照射量率平均水平1.96×10-9C·kg-1·h-1也高出百倍, 说明患者对户外环境也造成严重污染。这正说明患者服用131I后应住院隔离, 对排泄物进行专门收集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3.4该例患者由于服131I后就出现较重的药物反应, 长期卧床不起, 所以从测定结果看, 污染范围不大, 其他场所污染轻微。
3.5通过对这一例患者的监测, 再次说明服用大于3.7G Bq的放射性核素碘的病人散居在社会上, 会对环境、公众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作为卫生防护部门应加强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
为了杜绝和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治疗时摄入放射性核素的管理规定, 以保护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1] |
管昌田, 等. 分化好的甲状腺癌转移灶的131I治疗[J]. 中华核医学杂志, 1995, 1(15): 32.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