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中富集了较高水平的氡子体, 其中210Po被认为是致癌的因素之一[1]。本文使用钋-209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内标, 低本底α谱仪测量能谱的方法测定了12例吸烟者肺中210Pb与210Po的含量, 并使用6名非吸烟者肺组织的测量结果作为对照。同时采集到一例完整右肺, 分段进行了测定。
1 研究方法 1.1 样品采集除一完整右肺样品由某单位提供外, 其余肺组织样品来自济南市各医院手术病人, 均男性。其中吸烟者12例, 平均年龄58岁; 非吸烟者6例, 平均年龄50岁, 手术后取非病变部位封装于塑料袋中, 冷冻保存, 湿式灰化前准确称重。
1.2 分析方法向每个样品中加入209Po标准溶液, 用HNO3、H2O2和高氯酸进行湿式消化。消化完成后蒸发近干, 加入浓HCl, 反复两次蒸发近干, 用0.5M的HCl溶解, 加入40mg抗坏血酸, 在装有银片的沉积瓶中沉积5小时, 沉积温度为90℃。样品中的210Po和加入的209Po同时沉积在银片上。用低本底α谱仪测量210Po和209Po能区的计数, 计算出样品此时放射性比活度A1Po;回收率一般在60~ 70%, 因使用209Po作为回收率示踪内标, 减少了样品处理过程对不确定度的影响。沉积出210Po的样品溶液中加入碎银片20mg, 在90℃保存过夜后去除银片, 以除去未被沉积的210Po和209Po。再次加209Po标准溶液及5mlHNO3, 保存半年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定由210Pb生成的210Po的放射性活度, 计算出样品的比活度A2Po。该方法对210Po的最小探测限为2.3 ×10-4Bq; 210Pb为3 ×10-4Bq。患者手术取样时样品中210Pb和210Po浓度按文献[2]公式计算。
1.3 剂量计算210Po所致肺组织的年吸收剂量可按下式计算[2]:
这里D:年吸收剂量, μGy;
A:肺组织中放射性浓度, Bq·kg-1;
E:一次衰变吸收的能量, MeV。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比较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肺组织的分析结果见表 1。210Pb在吸烟过程中很少进入主流烟, 大部分残留在烟灰中, 因此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肺组织中210Pb处于同一水平, 分别为0.337和0.357Bq·kg-1。210Po含量虽是吸烟者(0.622Bq· kg-1)高于非吸烟者(0.473Bq·K g-1), 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210Po所致内照射剂量如表 2。吸烟只是人体摄入210Po的一个途径, 以每人每天吸20支计, 年吸入量约为8.8Bq[3], 我国成年男子从食品中摄入的210Po量为59.84Bq, 210Pb为69.06Bq[4], 以空气吸入210Po量均为4.4Bq, 210Pb约为14.2Bq[5]。因此因吸烟进入体内的210Po约占全部摄入量的12%, 如果考虑体内210Pb的衰变, 这个比率还要小。由此可见吸烟虽然导致体内特别是肺部受照剂量的增加, 但是由于吸入份额及所致剂量较小以及机体代谢过程中的降解作用, 这种增加并不十分显著。香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 放射性核素仅是其中之一, 它可以和其他因素协同作用, 增加癌症发生机率, 但很难证实放射性核素是主要的致癌因素。
本研究采集到一完整右肺, 将其按解剖学位分为11部分, 每部分约取50g样品, 按1.2方法处理并分析。因死亡时间较长(5年), 210Pb和210Po已基本达到放射平衡, 测得结果为210Pb含量, 如表 3所示。由表 3可见, 除尖段肺组织中210Pb含量较低, 其他部位间浓度差异不大。210Pb在肺中大体呈均匀分布。
本文测定了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组织中的210Pb和210Po浓度, 吸烟者的210Pb浓度虽高于非吸烟者, 但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210Pb在肺中大体呈均匀分布。放射性核素是吸烟致癌的因素之一, 但所致内照射剂量较小, 很难证实是致癌的主要因素。应深入进行香烟中多种有害物质致病机理及相互协同作用的研究。
样品测量得到日本金泽大学放射研究所山本政仪博士协助, 谨致谢忱。
[1] |
Radford BP, Hunt V R. Polonium -210:A Volatile radioelement in cigarettes[J]. Science, 1964, 143: 247. DOI:10.1126/science.143.3603.247 |
[2] |
赵兰才, 潼泽行雄, 阿部享, 等. 人体内铅-210和钋-210的浓度[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01, 10(3): 152. |
[3] |
曾而康, 李南翔. 香港中210Po含量及吸烟者摄入210Po的研究,[J]. 辐射防护, 1981, 1(6): 52. |
[4] |
张景源, 诸洪达主编.中国食品放射性及所致内剂量.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9: 216.
|
[5] |
赵兰才, 张连平, 李福生, 等. 大气中铅-210和钋-210浓度及影响因素[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2, 12(6): 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