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有放射工作单位2267个, 放射工作人员近五千人, 在搞好个人剂量监测试点的基础上, 1991~1995年期间在全省开展了该项工作, 现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总结如下。
1 监测方法 1.1 仪器设备(1) MODEL—2000B.C热释光剂量仪(USA HARSHAW)
(2) RGD—Ⅲ热释光剂量仪(北京防化研究院)
(3) FJ—411型退火炉(北京261厂)
(4) LiF(Mg.Cu.P)粉(80~150目) (北京防化研究院)
(5) COM PAQ—386计算机
1.2 监测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法进行监测。本省设三个监测点(省卫生防疫站、杭州职防院、宁波市卫生防疫站), 除杭州、宁波监测本辖区内个人剂量外, 其余均由省站与各市、县防疫站协作进行监测。
1.2.1 TL剂量元件制备将Li F(Mg.Cu.P)粉末在退火炉中退火, 迅速冷却, 将粉末混均后装入塑料管。再由此制备的剂量元件放入组织等效性好的ABS圆型盒内组成剂量计(TLD), 备用。
1.2.2TLD传递除第一次发放, 来人领取带盒的TLD外, 其余均用挂号信来往邮寄剂量元件。
1.2.3监测周期二个月。
1.2.4 TLD佩戴凡接受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 在上岗期间必须将TLD佩带在左胸前, 在穿铅围裙时, TLD佩戴于左领角上。
1.3 质量控制 1.3.1 测量技术的质量控制① 本省三个监测点的测量技术人员, 全部轮流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监测技术培训班, 为质量控制奠定了测量的技术基础。
② 严格控制退火条件, TLD在发放前1~3天, 严格按标准程序退火, 在发放佩戴TLD的同时, 给每个单位配备二个同批TLD作为跟随本底。
③ 本单位已通过剂量认证, 每年按时将TLD送标准计量院刻度和鉴定TLD测读系统, 其剂量鉴定误差<2%, 热释光剂量仪日稳定性<2%。
④ 多次参加全国性TLD测读系统比对, 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
⑤ 1991年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双轨监测, 采用双盲法测试, 本省三个监测点均获得综合评价90分的优良成绩。
1.3.2 现场人员佩戴TLD的质量控制① 培训骨干队伍。对各市、县防疫站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除了讲解有关法规外〔1, 2〕, 还明确责任, 要求经常去监督检查佩戴情况。给被监测者讲解佩戴TLD注意事项等, 使每个TLD佩戴者自觉地正确佩戴。
②“较大剂量”的核查。对所测剂量大于2.5mSv的人员进行调查, 经检查如确认不属于真实的监测数据, 则剔除该数据。
1.3.3 评价方法标准化和剂量档案规范化为使剂量档案规范化, 90年代初购置了COMPAQ—386计算机, 该计算机与RGD—3型热释光仪联机使用, 将测量数据直接进入FOXBAS数据库。自编程序, 建立了本省结构简洁明快的计算机软件, 采用菜单方式进行人机对话, 具有剂量估算及评价、统计分析及结果打印等功能,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 即可新建、插入、修改、删除、查询等。这样使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评价方法能标准化, 剂量档案的统一、完整及规范化等有了保障。
2 监测结果与分析 2.1 年均剂量与集体剂量本省1991~1995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年均剂量当量及集体剂量当量列于表 1。
由表 1可见1991~1995年间年均剂量当量在1.83~1.14mSv/a之间, 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基本是一致的〔3〕, 5年年均剂量当量为1.65mSv/a, 集体剂量当量是9.80(man·Sv)。
2.2 剂量频数分布1991~1995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频数分布列于表 2
从表 2可见, 1991~1995年间, 年剂量当量在年限值的十分之一(5mSv)以下的相对频度数在94.4%~99.0%之间, 而超过年剂量限值(50mSv)的在0.5%以下, 这说明我省的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是在防护条件较好, 是在安全条件下工作的。
2.3 不同专业类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水平表 3列出了不同专业放射工作人员年均剂量当量水平。由表 3可以看出, 各类专业人员的年均剂量均在十分之一年剂量当量限值以下, 其中医用诊断X线年均剂量当量最高1.75mSv/a, 其次是工业探伤工作人员, 另三类专业人员比医用诊断X线工作人员年均剂量当量低70%左右。
从监测人数来看, 医用诊断X线人数居首, 占总监测人数的76.6%, 其次是工业探伤占20.8%, 二者合起来占总监测人数的97.4%, 这说明该两个人群是职业照射集体剂量的主要贡献者, 因此要降低职业人员的剂量, 放射防护工作重点是医用诊断X线及工业探伤这两大人群, 核医学、放疗及其他三个工种仅占总监测人数的2.6%, 说明我省在个人剂量监测中有待拓宽监测面。
从接受较大剂量人群而言, 5年中超过年限值十分之三(15mSv/a)的人员有90名, 占总监测人数的1.5%, 其中医用诊断X线为83人, NR值为0.014, 这说明接受大剂量人数最多的仍然是医用诊断X线人群, 工业探伤NR值仅为0.001。而大于15mSv人员的集体剂量当量与集体剂量当量的份额SR值, 在0.007~0.051之间, 小于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发表的正常范围(0.05~0.50)的下限值〔4〕。
2.4 浙江省不同级别医院年均剂量当量的分布(表 4)由表 4的5个年度不同级别医院的年均剂量当量统计结果可见, 省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级医院。其主要原因是省市级医院设备先进, 工作人员多、业务素质高, 防护意识强, 故所受总剂量低。而县级医院工作量大, 仪器设备及防护条件不及省级医院好, 区乡级医院主要是由于设备陈旧, 有许多是从省、市、县级医院淘汰调拨的仪器, 工作人员少, 防护意识和防护条件差。今后要注意改善这些医院的医疗设备、工作条件, 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 以促进他们个人防护意识的提高, 以达到降低剂量水平。
[1] |
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规定, 1985.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5294-85).
|
[3] |
张良安, 等. 我国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剂量水平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2, 12(增刊): 6. |
[4] |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职业性剂量分布分析电离辐射:辐射源与生物效应[J]. 辐射防护通讯, 1983(增): 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