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或铅的胚胎毒性实验资料已有大量报道[1-4], X射线从业人员往往同时接触这两种有害因子[5]。目前, 有关这两种有害因子复合作用于机体的文献报导尚少。本实验拟研究X线与铅对大鼠的复合致畸作用,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 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选用180~200克的SD种健康大鼠,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雌雄2:1同笼。雌鼠阴道涂片发现精子的当日为受孕零天。将孕鼠分为五组。
1.1 (-)组为阴性对照组经口灌饲1.5%的淀粉糊。
1.2 (+)组为阳性对照组经口灌饲溶于淀粉糊的己酰水杨酸,剂量为250毫克/公斤体重。
1.3 (X)组为X线照射组经口灌饲淀粉糊。于受孕第9天进行全身照射。剂量为1Gy。条件:180kV,15mA,0.5mmCu,焦皮距30mm。
1.4 (Pb)组染铅组经口灌饲溶于淀粉糊的醋酸铅,剂量为85毫克/200克体重。
1.5 (Pb+X)组为铅加X线组按(Pb)组与(X)组两组的处理方法、时间和照射剂量及条件复合处理本组动物。
以上各组孕鼠每天上午称重一次。从受孕第6~15天按上述分组分别连续经口灌饲10次。
于受孕第20天,按致畸实验的常规方法处理动物并记录结果。
2 结果和讨论 2.1 对孕鼠体重的影响各组孕鼠一般状况良好,无中毒症状。从受孕到剖腹20天内,体重增长范围为94.6±30.84克至125.1±27.34克。其中,(+)组与(-)组差别显著(P < 0.05)外,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
2.2 对胚胎的影响结果见表 1从表 1可见,(Pb+X)组比(Pb)组死胎率显著低而畸胎率高。死胎率的变化说明,铅与X线复合作用比铅单独作用的胚胎毒性较轻。畸胎率方面(Pb)组为0,与染铅途径有关。文献报导,经胃肠道染铅基本不引起畸胎。(X)组与(Pb+X)组比较,死胎率和畸胎率均有所下降, 差别不显著。可是, 畸胎率两组间比较的χ2值为3.533,与显著临界值3.841接近,不能说两组间没有差别。
上述结果提示,孕鼠体内的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X线所致的死胎率和畸胎率,而X线的作用显著地降低了铅所致的死胎率。
2.3 对胎鼠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见表 2从表 2可知,(Pb)与(Pb+X)组比较,差别不显著。(X)组与(Pb+X)组比较,(X)组胎鼠的体重和身长明显高于(Pb+X)组(P < 0.01)。表明该剂量的X线并不影响胎鼠的生长发育,(Pb+X)组胎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由孕鼠体内铅的作用所致。
2.4 对胎鼠骨骼发育的影响(-)组胎鼠骨骼未见畸形,(+)组胎鼠骨骼畸形发生率为47.73%。(Pb)组、(X)组和(Pb+X)组均见有肋骨缺失、髂骨缺失、骼骨缺失迟缓等畸形。经统计学分析, 无显著性差异。
2.5 铅与射线的复合作用问题资料较少如Streeffer,C等人[6]曾用浓度为0.1和1.0μg/ml PbCl2和0.94Gy X线复合,研究其在体外对小鼠胚胎系统诱发各种效应。结果发现,两种浓度的PbCl2均引起微核呈协同性增加,并伴有胚胎发育的抑制。Molls, M等人[7]用0.1和1.0μg/ml PbCl2与X线单独或复合体外处理植入前小鼠胚胎,观察对胚形成和细胞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复合处理会加重对植入前发育的损伤作用, 但未能得出协同作用的结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复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死胎率和畸胎率, 而胎鼠的生长发育却受到抑制, 与文献报导基本一致。为了探入了解铅与X线复合作用的规律尚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1] |
张国禾. 铅对胚胎的毒性作用[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84, 3: 133. |
[2] |
朴丰源, 等. 铅对胎鼠申状腺功能[J]. 孕鼠和胚胎的毒性作用·卫生毒理字杂志, 1991, 1(5): 41. |
[3] |
张帆, 等. 应用全胚胎培养方法检测铅的胚胎毒性[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2, 5(10): 273. |
[4] |
周继文, 等. 胎内照射的辐射效应[J].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1995, 1(19): 25. |
[5] |
查永如. X射线人员的职业性多因素作用[J]. 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文集, 1987, 94-104. |
[6] |
《辐射防护通讯》编辑部UNSCEAR翻译组·电离辐射: 辐射源与生物效应、UNSCEAR1982年报告附件A-L·辐射防护通讯, 1983, 增刊: 989。 |
[7] |
Molls M., et al. The effects of lead and x-rays, alone or in comkination, on blastocyst formation and cell kinetics of preimplantation. mouse embryos in titro[J]. Int. J. Radial.Biol., 1983, 43(1): 5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