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6, Vol. 5 Issue (1): 42-4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6.01.023

引用本文 

刘先平, 杨俊, 艾雅阁, 姚仕平. 内江市10台摄影用X射线机质量控制检测与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1996, 5(1): 42-4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6.01.02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5-07-04
内江市10台摄影用X射线机质量控制检测与评价
刘先平 , 杨俊 , 艾雅阁 , 姚仕平     
四川省内江市卫生防疫站, 内江 614000

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量控制(QC)是保证X射线机在工作状态下的各项技术参数达到正常运转所进行的一项监测技术, 是放射诊断质量保证程序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提出"国家对医用X射线诊断的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实行监督管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影像质量、减少重拍率、误诊率及漏诊率"。为了弄清全市X射线设备状态、为进一步开展质量保证监督打下基础,在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的帮助和指导下,1994年7月对内江市不同级别的医院(厂矿医院)10台摄影用X线机和20个使用中的暗盒进行了现场监测,以期为医院放射科全面实施质量保证监督提供实测数据,为制定我国的医用X射线诊断质量保证法规提供依据。

1 检测项目和方法 1.1 检测对象

内江市大、中型医院及厂矿医院的X射线摄影机10台,其中500mA的2台、400mA的1台、200mA的7台;检测了各医院使用中的装有高速及中速增感屏的暗盒20个。

1.2 检测项目

(1) 峰值电压(kV)准确性;(2)焦点—胶片距离(SID)指示偏差;(3) X射线照射野与光野(中心、边缘)一致性;(4) X射线束垂直度;(5)滤线栅对直;(6)X射线摄影机mAs线性和射线束质;(7)曝光时间准确性;(8)暗盒中选片与增感屏接触。

1.3 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1.3.1 峰值电压的测试

将kV测量仪的探头直接放在球管出线口位置,然后按X线机预置的几个峰值电压档位进行曝光,记录实测值;实测值与预置偏差超过5%为不合格。

1.3.2 焦点—影像接受器距离指示

把自制的SID检测筒[1]放在诊视床上,使SID检测筒中心、光野中心、诊视床中心在一垂直线上,光野器边距SID检测筒各边约4 cm,预置常用的焦斑—影像接受器距离(SID),测量床面到暗盒距离,做好记录,装上胶片进行曝光;根据胶片测量SID检测筒影像上两条相对铅线间的距离,并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计算实际SID。误差超过2 %为不合格。

1.3.3 X射线照射野与光野(中心、边缘)一致性检测

将FWJ-I测量装置[2]放在诊视床上,调整X射线机头,使焦斑至暗盒表面的距离为1米,使光野中心对准检验装置中心,并与诊视床中心线对齐,调光野边缘至测量装置外标志线上,进行第一次曝光;将光野调到超过测量装置外标志线以外进行第二次曝光。冲洗选片后测量照射野的中心和边缘与光野的中心及边缘的偏差。中心偏差超过1%,边缘(左右)超过2%者为不合格。

1.3.4 X射线束垂直度检测

将垂直度检测简[1]放置诊视床中心线,调节焦斑至床面距离1米,使光野中心对准检测筒顶部中心点,光野边缘大于检测筒四周,装入胶片进行曝光。在胶片上观察检测筒顶部与底部钢珠影像的位置,若两个钢珠影像重叠,则表示线束偏离垂直0.5度以内;如顶部钢珠影像与第一圆圈相交则表示线束偏离垂直1.5度;如果顶部钢珠影像与第二个圆圈相交或在第三个圆圈之外,则表示线束偏离垂直3度或3度以上。偏差超过1.5度者为不合格。

1.3.5 滤线栅对直检测

将自制的带有一排等距离的五孔滤线栅对直检测板[1]放在诊视床中心线上,使其长边垂直于X射线管的长轴,调整滤线栅所要求的SID,调整光野中心对准检测板中央孔,其余四孔用两块铅附板盖住进行曝光;然后前后水平移动X射线管、依次对每一个孔进行一次曝光(用铅板将其余四孔盖住)。在胶片上用光密度计测量每个孔影像的光密度值。正常情况下中央孔影像密度值最大,两侧孔的密度呈对称性下降,否则表示滤线栅不对直。

1.3.6 X射线摄影机mAs的线性和射线束质的检测

将X射线辐射仪的电离室固定在诊视床中心线上的电离室架上,调整X射线机头,使光野中心对准电离室中心。在预置90kv不同mA和时间(20mAs)情况下分别照射3次,记录照射量;再插入2.5mm铝测板进行曝光;预置60kV (50mAs)、120kV (20mAs)分别进行3次曝光,然后分别插入1.5mm和3.2mm铝测试板曝光。计算90kV条件下不同毫安档每mAs辐射输出量线性系数(L); 计算出60kV、90kV、120kV条件下的线束质(B)[3]

1.3.7 曝光时间的检测

用手动陀螺计时器摄片法测试实际值与指示值间的误差;实测值与指示值偏差超过5 %为不合格。

1.3.8 暗盒中胶片与增感屏接触检测

在诊视床上将自制片—屏接触测试板[1]放在受检的装有胶片的暗盒上面,将光野中心对准暗盒中心(光野略大于暗盒),焦斑—暗盒距离1米,进行曝光。片—屏接触良好的胶片网眼影像清晰,无团状黑影;接触不好时,网眼呈现模糊不清,有团状灰雾。

2 检测结果与评价

对检测结果评价是QC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将所测10台X射线机检测结果与评价列于附表

附表 内江市10台X射线机质量检测结果评价
3 讨论 3.1

本文检测的10台X射线机的8项指标,没有一台X射线机会全部检测指标合格的,X射线机的影像质量没有得到充分的保证。其中照射野与光野一致性,SID准确性,X射线束垂直度、滤线栅对直合格率极低,有7台X射线机照射野与光野一致性存在严重的偏离,这不仅增加废片率、而且由于照射野的增加使受检者受到不必要的照射;有3台X射线机的曝光时间准确性存在严重的误差(有的可达120%的误差),应立即校正。

3.2

X射线摄影机mAs的线性合格率为80%, X射线摄影机线束质合格率为90%,若B值(线质)大于2, 说明固有过滤不够,这样对受检者增加受照剂量,应增加附加滤片。

3.3

暗盒的片—屏接触好坏直接关系到影像质量,此检查的13个暗盒,仅有4个合格(占30%), 不合格的暗盒可造成废片率的增加,又易造成误诊、贻误病情。此检测方法较简单,可在医院放射科内自行定期检测。

3.4

通过这次试点调查发现我市的X射线机存在很多问题,为了保证X射线影像质量及诊断质量,减少病人受照剂量,对医院放射科的诊断X线机进行质量控制和实施全面的质量保证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调查是在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岳保荣,周启甫、程玉玺、王作岭老师的参与和支持下完成的,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尉可道, 等. 放射诊断设备质量控制简易检验工具的制作[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2, 26(1): 34.
[2]
尉可道, 等. 放射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验装置的研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0, 10(6): 413.
[3]
尉可道, 等. 对部分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质控检测与评价[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3, 13(4):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