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6, Vol. 5 Issue (1): 34-3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6.01.018

引用本文 

岑明阳, 廖赤武, 黄玉龙, 于双弟. TLD在医用远距治疗γ线机卫生防护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辐射卫生, 1996, 5(1): 34-3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6.01.01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5-04-11
TLD在医用远距治疗γ线机卫生防护监测中的应用
岑明阳 , 廖赤武 , 黄玉龙 , 于双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南宁 530021

在医用远距治疗γ线机防护监测中,对Y源置于照射位置时机头1米处漏射线、准直器对有用线束的透过率、平衡锤对有用线束的透过率、半影区宽度及照射野内有用线束的不对称性等指标检测一般都使用电离室法。但电离室法存在着技术要求比较高、定位定点困难,且防护电离室价髙携带不便、检测时间长等特点[1],对基层放疗单位日常卫生防护监测不是很方便。为此,经过我们自己的模索和监测实践,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TLD)[2]代替电离室法,同样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仪器与材料

热释光剂量仪(本实验室采用英国Pitman-654读出器)、LiF(Mg、Cu、P)剂量元件(约50个)、照射量(率)计(包括指形电离室)、γ辐射仪(均经计量检定)。自备(制)的主要器材还有:TL剂量元件布样盘、棉线、米尺、方格坐标纸等。

2 TL剂量元件布样盘的制作

TL剂量元件布样盘由两块20×20cm正方形有机玻璃、10×10cm方格坐标纸组成。其中一块有机玻璃以正方形中心为圆心,以距圆心2.5、3.0、4.0、4.5、5.0、6.0、7.0、7.5cm为半径作圆槽,圆槽的宽度和深度以可容塑料管TL剂量元件[3]为宜,另一块有机玻璃贴10×10cm方格坐标纸,有机玻璃中心与坐标纸中心重合,用贴有坐标纸的有机玻璃复盖在圆槽内装有TL剂量元件的有机玻璃上,使两中心重合,再在四角用医用胶布贴紧,以防止在测量过程中TL剂量元件移动位置即可。

3 检测项目与方法 3.1  

γ源置于照射位置时距源1 m处机头漏射线。(1)将准直器关至最小,在托架上用不少于个半价层的铅板遮挡出线口[4]; (2)在机头的上、下、左、右前各拉一根棉线;(3)在各方位距源1m处悬挂TL剂量元件各1~2枚;(4)照射20-50秒;(5)取下TL剂量元件实验室测量,计算漏射线照射量率算术平均值(); (6)用距源1m处有用线束照射量率算术平均值(o)相比(后述),P = /o。

3.2  

平衡锤对有用线束的透过率。(1)将机头、床、平衡锤调整、准直[4]; (2)在有用线束中心轴上于锤上锤下各放一枚、TL剂量元件;(3)照射20~30秒;(4)取锤上锤下TL剂量元件实验室测量,计算它们照射量率的比值(%)。

3.3  

有用线束照射量率的测试。(1)在距源1米处10×10cm照射野的有用线束中心轴上放—TL剂量元件1~2枚,照射2~4秒,测得的o与第1项的机头漏射线X比较。

3.4  

准直器对有用线束的透过率、半影区宽度及照射野内有用线束的不对称性测试。(1)取常用源皮距和10×10cm照射野;(2)将已放置TL剂量元件的布件盘放在灯光野下,调整边界使之重合;(3)照射3~4秒;(4)取下TL剂量元件实验室测量照射量率;(5)照射野边界外2cm 4个点平均照射量率与照射野中心有用线束照射量率之比的百分数,表示准直器对有用线束的透过率(9)用距照射野中心不同距离(2.5、4.0、4.5、5.0、6.0、7.5cm)[5]的有用线束照射量率与照射野中心有用线束照射量率的比值的百分中心照射量率为纵坐标,以距照射野中心的不同距离(mm)为横出标,绘出百分中心照射量率随距离变化的曲线,以80%至20%的百分中心照射量率之间的距离表示半影区宽度(单位:毫米);(7)以半径为3 cm圆周上等距离6~8个点的照射量率的百分相对偏差表示照射野内有用线束的照射量串的不对称性。

4 比对实验

用电离室法和热释光剂量方法(TLD)做比较实验,结果见附表。其中检测指标:锤对有用线束的透过率;A:γ源置于照射位置时机头1米处漏射线;B:准直器对有用线束的透过率; C:平衡锤对有用线束的透过率; D:半影区宽度;E:照射野内有用线束的不对称性。用TLD一共检测了8台,电离室法检测了4台。

附表 两种方法时γ治疗机比衬浏量结果
5 结果讨论

附表所示:二种类型的γ治疗机的五个项目的测量数据比较,按GBW3-80技术要求的限值定性评价γ治疗机防护性能,用热释光剂量方法(TLD)代替电离室法是完全可取的。

参考文献
[1]
黄玉龙. 用TL剂员计侧定放射治疗机漏射线量布点方法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1995, 2(4): 1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5292, 85)
[3]
黄玉龙. 关于TL粉末剂量计封装和刻度方面的一些经验[J]. 辐射防护, 1992, 1(12): 17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医用远距治疗γ线机卫生防护规定.GBW3-80.
[5]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编. 放射医学检验监侧手册[M].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87: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