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5, Vol. 4 Issue (3): 173-173, 17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5.03.021

引用本文 

吴增汉, 时劲松. 广东省钴-60γ射线治疗机防护性能测试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 1995, 4(3): 173-173, 17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5.03.021.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5-02-28
广东省钴-60γ射线治疗机防护性能测试评价
吴增汉 , 时劲松     
广东省放射卫生防护所, 广州 510260

钴-60γ射线治疗是当前各类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我省,绝大多数单位是采用钴-60 (现有32台在临床应用)。据初步了解,我省每年约有二万人次接受放射治疗,但是,多数单位的钴-60治疗机照射野内的剂量均勻与否均无定期测量,都是以光野中心点的剂量来代替。照射野剂量分布均勻与否对放射治疗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定期检查和校正机器本身的技术指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本文介绍我省近两年来对32台钴-60治疗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检测的情况。

1 检测仪器与方法

检测仪器是使用经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刻度的NE2570A照射量计,电离室选用2571 (0.6cc石墨电离室)。

测定方法是将电离室置于可移动的固体体模中,在垂直于射线束的平面内按预定的SSD和10×10cm的照射野内外扫描测量

2 测定项目和评价依据

本文主要报导六项技术指标:即输出剂量的重复性、照射野内剂量不对称性、均匀度、半影区宽度、光照野重合; 准直器对有用线束的透过率。

评价依据:重复性、不对称性依据JJG 589-89 [1], 半影区宽度、光照野重合性和透过率依据GBW3-80[2],均匀度依据文献均匀性的概念。

3 结果与分析

为了便于评价,将所测的32台钴-60机按型号分为五类:

Ⅰ类:进口机型(包括加拿大780、美国ATC、法国CGR等),共8台。

Ⅱ类:山东新华新型FCC7000型,共5台。

Ⅲ类:上海FYC50H型,共14台。

Ⅳ类:山东新华旧型FCO-50-Ⅱ, 共4台。

Ⅴ类:四川PYJ型一台。

按上述五类机型、六项主要技术指标测试结果见附表

附表 广东省32台枯-60治疗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从上表检测结果可看出,各类型机的输出剂量重复性都在标准限值(< 2 %)以下,其中以Ⅰ、Ⅱ类型机较好。

照射野内剂量不对称性,除Ⅱ类型机有3台超过限值(< 5 %)外,其它类型机都在限值以下。其中也以Ⅰ、Ⅱ类型机最好,基本上都小于1 %。

靶区剂量的均匀度以小于10%的指标来衡量,Ⅱ类型机较好,其次是Ⅰ类型机(其中有一台超标),其它类型机均匀度都较差,其中Ⅲ型机有8台超标,Ⅳ类型机有2台超标。总计超标台数为12台,占总数的37.5%。

半影区宽度以Ⅰ、Ⅱ类型机较好,基本上在限值(< 10mm)以下,其它类型机都较差,其中Ⅰ类有3台,Ⅳ类有2台,总计超标台数为6台占总数的18.8%。

光照野偏差以Ⅰ类型机较好,基本上都在限值(< 2 mm)以下,其次是Ⅲ类型机,其它各类型机都较差,总计有8台超标,占总数的25%。

准直器对有用线束的透过率,几乎所有类型都超标(< 2 %), 其中以Ⅰ类型机相对来说较好,其次是Ⅱ类型机,其它都较差。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对于进口机和Ⅱ类型机原都配备有半影限制器,但在我们检测时大部分都没加上,因而造成半影重合和透过率偏大的现象。当加上半影限制器后,该两类型机的半影区宽度和光照野重合性都能达到限值以下,同时准直器的透过率也能达到2.5%左右。

综上所述,除透过率一项外,其它五项技术指标全部合格的总计为15台,合格率为46.9%。其中Ⅰ类型机合格台数4台,占同类50%, Ⅱ类型机5台全部合格,Ⅲ类型机合格台数为5台,占同类36%,Ⅳ类型机合格台数为1台,占同类25%, Ⅴ类型机仅一台质量较差。

4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肿瘤放射治疗事业的发展,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问题,日益受到肿瘤治疗界专家们的重视。而物理技术方面的QA是放射治疗QA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常规治疗和辅助设备的机械和几何参数的检测与校对,治疗计划系统、照射野特性的检查等。要求建立定期检查常规,使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安装验收时的标准值。但我省远不能达到此要求,因此在近两年的检测中发现不合格率达50%以上,主要是不能定期检测和调整所致。虽然Ⅱ类型机合格率最好、但这都是新装的机器,能否保持原水准亦很难保证。因此对治疗机的定期检测调整是很重要的工作,必须严格加强监督管理。在监督管理上近年来出现了多部门重复检测,由于执行的标准和方法不统一,也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这对放射治疗QA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肿瘤患者的疗效。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必须尽快对放射治疗机及辅助设备,制订一套准确实用、简便易行的系统检测方法。同时对这些机器的监督管理实施统一归口管理,使放射治疗设施经常处于完好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60Co远距离治疗辐射源, JJG589—89, 199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用远距离治疗γ线卫生防护规定.GBW3-80, 1931。
[3]
胡逸民, 等.肿瘤放射治疗技师讲义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