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5, Vol. 4 Issue (3): 134-13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5.03.003

引用本文 

冯乐平, 夏春冬, 苏士杰, 王献理. 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肿瘤抑制及对机体的保护作用[J]. 中国辐射卫生, 1995, 4(3): 134-135.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5.03.0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肿瘤抑制及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冯乐平 , 夏春冬 1, 苏士杰 2, 王献理 2     
吉林省肿瘤研究所, 长春 130021
摘要:本文应用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BALB/C荷瘤小鼠肿瘤局部大剂量照射(下称放疗)的研究表明,应用大剂量放疗前及放疗过程中适当给予一定的低剂量X射线全身预照射,可以使荷瘤小鼠胸腺辟巴细胞自发増殖能力提高,脾淋巴细胞DNA程序外合成(UDS)能力增强,同时胸腺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组织生长曲线都有明显改变。木文结果为低剂量辐射在临床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剂量辐射    放疗剂量    DNA程序外合成    T淋巴细胞亚群    

随着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 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机体的刺激效应也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1]。从目前资料看, 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机体的效应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诱导机体的兴奋效应、抵抗再次大剂量损伤的适应性反应和抗肿瘤的效应。本实验基于低剂a辐射能够在正常机体中产生上述生物效应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了低剂s辐射在肿瘤放疗实验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BALB/C小鼠, 雄性, 20±2克(白求恩医科大学实聆室动物部提供)。隔离检疫一周移植肿瘤。

1.2 肿瘤的接种及动物分组

每只小鼠右后肢皮下接种S-180肉瘤(取步长2周的腹水瘤)细胞悬液0.1ml(1× 106个细胞), 一周后待肿瘤长出, 依肿瘤大小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D1-1+D2-7组、D1-3+D2-7组及D1-7+D2-7组和单纯D2-7组。7天实验内每天给一次D2(以D2-7表示), 7天实验内D1别给予1次、3次、7次(以D1-1、D1-3、D1-7表示)。

1.3 照射条件

用Philip深部X射线机(荷兰), 电压200kV, 电流l0mA, 滤板Cu0.5mm, Al l.0mm使用小鼠屏蔽照射盒盛装小鼠。低剂量辐射(D1)为0.05 Gy (全身照射), 剂量率为0.05Gymin-1; 放疗剂量(D2)为2.0Gy (肿瘤局部照射), 剂量率为0.288Gymin-1。照射顺序:每天先行D1, 6小时后照射D2

1.4 指标与方法 1.4.1

荷瘤小鼠胸腺淋巴细胞自发增殖测定采用3H-TdR掺入法[2]

1.4.2

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DNA程序外合成(UDS)测定采用液闪法[3]

1.4.3

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参考Obrist R方法(略有改动)。

1.4.4 肿瘤组织生长曲线的测定

照射过程中每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 以(纵径×横径2/2)计算肿瘤体积(以cm3表示)。

2 结果 2.1 低剂量辐射对菏瘤小鼠局部放疗时胸腺淋巴细胞自发增值的影响

实验表明, 在大剂量照射相同条件下, 由于低剂量辐射(D1)次数不同, 胸腺淋巴细胞自发增殖数值出现差异, 经过Dt照射各组自发掺入性3H-TdR能力都有所提高, 均与单纯D2组有显著性差异, 其中D1-3+D2-7为明显(P<0.01), 详见表 1

表 1 低剂量輻射引导胸腺淋巴细胞自发增殖能力的变化
2.2 低剂量辐射对菏瘤小鼠脾淋巴细胞UDS的影响

经过D1照射各组UDS值均比单纯大剂量照射组增高, 其中D1-3+D2-7、D1-7+D2-7组与单纯大剂量局部照射的D2-7组相比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 详见表 2

表 2 低剂量辐射在不同刺激频度时小鼠脾淋巴细胞UDS交化
2.3 低剂量辐射对荷瘤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在合并相同大剂量D2-7照射时, 各实验组的TH和Ts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单纯照射D2的D2-7合并D1照射的各组与单纯D2照射组, 仅TS出现显著性差异(P < 0.05), TH位及TH/Ts比值均未见统计学差异(详见表 3)。

表 3 低剂量辐射对荷瘤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4 低剂量輻射在肿瘤局部放疗中对肿瘤生长曲线的影响

经过低剂量全身照射各实验组肿瘤生长明显受抑或生长缓慢。单纯D2-7组肿瘤生长在照射第4天后有上升长势, 而经D1照射的各组, 如D1-3+D2-7、D1-7+D2-7各组肿瘤的平均体积到处理的第7天时分别与单纯D2-7组比较出现显著性差异(P < 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 在大剤量肿瘤局部放疗之前及放疗过程中, 适当给予一定剂量范围和刺激频度的低剂量辐射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如表 1所示, 有D1照射的三组胸腺自发増殖能力都有所増强, 与单纯D2-7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在大剂量照射之前及照射过程中隔日给予低剂量辐射的D1-3+D2-7组胸腺淋巴细胞增殖最显奢。脾淋巴细胞的DNA程序外合成(UDS)的结果也表明, 有低剂量照射的D1-3+D2-7组及D1-7+D2-7组UDS值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的D2-7组(P < 0.05), 说明低剂量辐射不仅可以对胸腺细胞有兴奋作用, 而且还可以增强正常组织DNA损伤的修复能力,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正常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可能与低剂量辐射作用于机体, 使机体处于一定的应激状态, 并激活了DNA聚合酶及有关酶系统, 产生了抵抗再次接受大剂量辐射时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的能力。胸腺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表明, TH和TS细胞在大剂量一定的条件下随低剂量辐射次数的增加百分率逐渐下降, 单纯D2-9组中T细胞的两个亚群百分率下降最明显, 与其它三组相比, 可以看出低剂量辐射在放疗中对T淋巴细胞也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低剂量辐射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有直接作用, 也有间接作用。低剂量辐射可以直接引起肿瘤的超敏感反应, 从而达到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低剂量辐射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机体的免疫代况, 间抟起到抗肿癌作用。

参考文献
[1]
Hickey RJ, et al. Radiation hormersis, Public health and public policy[J]. A commentary Heclth phys, 1983, 44: 207-219.
[2]
刘树铮. 低剂量辐射对某些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7, 7: 241-245.
[3]
孙俭波. 小鼠腺淋巴细胞UDS辐射效应研究[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9, 15(3):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