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照射是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而有意识地使诊治病人接受的照射。不适当的医疗照射对人类可能产生某种程度的损害, 它也是人类接受人工放射源照射的最大人为因素。
目前, 各医疗单位为増加经济效益, 盲目地増加医院X线受检人次, 忽视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为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减少不必要的X线照射, 进行本区X线诊断现状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采取抽样调査的方法, 抽取和平区有代表性的医院共四家(市属医院2家, 区属医院1家, 专科医院1家)。按医院月门诊量的大小分成四类单位:月门诊量在4万人次以上的市属医院为甲类, 在1~4万人次的市属医院为乙类, 在1万人次以下的现集中区属医院为丙类, 专科医院(结核病防治所)为丁类。
2 结果与分析 2.1 X线受检人次月份分布情况经调查四家医院X线受检人次在一年中以10月份为最高达6250人次, 2、7月份最低分别为1965、2450人次, 6月份居全年平均水平为3550人次。为此本次调查选6月份进行典型调查。
2.2 四家医院门诊量与X线检查比例及诊断阳性率比较见附表。
![]() |
附表 门诊量与X线检查比例及诊断阳性率比较 |
由附表可见, 四家医院总的X线检査是门诊量的19.6%, 其中甲类医院17.2%, 乙类医院16.3%, 丙类医院10.8%, 丁类医院148.5%(来就诊者100%进行透视, 而透视可疑者再进行摄片, 其中重复照射约1116人次), 放射工作量与门诊量的比例由高至低依次类型为丁>甲>乙>丙类医院。从总的门诊放射工作量看, X线受检人次占整个医院门诊量的较大比例, 即在每100人次医院就诊中就有20人次接受X线照射, 其原因是各医疗单位的医生为増加经济效益或怕误诊, 人为地增加了X线受检人次。
2.2.2 四家医院X线检查与诊断阳性率比较从附表中可见, 四类医院X线检査占门诊量的比例分别为17.2%、16.3%、10.8%和148.5%, 但其X线检査中阳性检出率仅分别为6.3%、8.7%、4.7%和25.7%。可见医疗单位门诊X线检查诊断阳性率很低, 这说明仅有少数患者接受X线检査是有诊断价值, 绝大多数患者接受X线检查并无诊断意义。
3 小结据有关文献报导[1], 我国主要医疗照射的年频度为145.1人次/千人口, 我省医用X线诊断检査频度为186.4人次/千人口[2]。虽然我国的医疗照射频度低于发达国家, 但是, 它将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 X线诊断检查频度会逐年上升。因此, 要加强X线检查合理应用的宣传和教育, 并以提高诊断阳性检出率, 这样来控制全体居民的集体剂量的増长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减少不必要的X线诊断检查应做到:a.端正医德、医风, 医生不要为增加经济效益而人为地增加X线的受检人次; b.提高X线诊断技术, 严格掌握X线检査适应症, 避免一切不必要照射; c.增加摄片比例, 减少胸部透视, 据报导[3], 一次胸部透视的受照剂量是胸部X线摄片的25倍。
另外, 各医疗单位, 应加强对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医疗诊断水平, 尽量减少应用X线诊断技术。
[1] |
全国医疗照射研究协作组. 我国医疗照射的年频度水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9, 9(增刊): 10. |
[2] |
张伟道, 等. 辽宁省医疗照射频度与所致剂量的调査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9, 9(增刊): 72. |
[3] |
贾德林, 等. 北京市X线胸透检查所致受检者的剂量[J]. 辐射防护, 1987, 7(5): 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