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4, Vol. 3 Issue (3): 171-172, 17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4.03.024

引用本文 

黄权光, 史纪兰, 商希梅, 李志荣, 贾喜铭, 刘伟, 乔健维. 用三种分析方法研究受照人员的遗传效应及剂量估算[J]. 中国辐射卫生, 1994, 3(3): 171-172, 174.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4.03.02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4-05-09
用三种分析方法研究受照人员的遗传效应及剂量估算
黄权光 , 史纪兰 , 商希梅 , 李志荣 , 贾喜铭 , 刘伟 , 乔健维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济南

染色体畸变(CA)在辐射研究中的应用始于六十年代初, 20多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染色体畸变都是非稳定性畸变为主, 直至80年代初国内外才有人开始报道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受害者的稳定性畸变。而职业性受照人员的稳定性畸变却报道很少。据报道[1]:在各种畸变中, 以稳定性畸变占优势, 在低剂量(0.01~0.99Gy)内约有80%是稳定性畸变, 当剂量达到4Gy以上时, 稳定性畸变达到95%。在分析原爆受害者的染色体表明[2-3]:用非稳定性畸变(双+环)作为指标, 畸变率仅为0.92%, 与剂量无明显关系, 若以稳定性畸变(相互易位、倒位、缺失)为指标, 则畸变率明显提高, 达到10.19%, 畸变率与剂量有一定关系。因此, 对受照者, 用稳定性畸变作为判断辐射损伤程度的指标, 能更灵敏地反映个体当时照射的情况。为此, 我们采用了常规的形态分析、核型分析、G-显带分析对25年以上放射工龄的受照者进行了分析研究, 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血样采集    选择从事25年以上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 全部男性, 选择条件相近的非接触X线的正常男性作为对照。在无菌条件下, 采集静脉血, 接种到培养瓶中。

二、细胞培养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 于37±0.5℃恒温培养52小时, 每瓶培养液含RPMI1640培养液4毫升, 小牛血清1毫升, PHA1000微克, 肝素0.1毫升(500国际单位/毫升), 调至PH7.2, 接种全血0.3毫升, 培养终止前一天加入秋水仙素2滴(10微克/毫升)。低渗, 固定, 制片及Giemsa染色。三种CA分析方法为:

1.常规分析法    在光学显微镜下按WHO统一标准分析各种畸变。

2.核型分析法    将上述制好的片子, 选择细胞完整、分散清晰、长短适中无重叠的染色体, 进行显微照像、剪贴, 按丹佛命名体制, 将染色体排列编号、短臂向上, 着丝点在同一线上, 性染色体居右下方, 上方为该细胞的中期分裂相, 最下方为变化的符号。侮例组型10个中期细胞, 重点分析稳定畸变(选择27#、41#病例)。

3.G-显带分析    将上述常规法制好的染色体标本, 置室温下老化, 时间不限(本实验已老化85天), 用生理盐水配制的0.05%胰酶溶液倒入染色缸中, 置37℃水浴箱中, 使之升温到37℃, 并以3%三羟甲基烷液调节pH7.0。将玻片标本浸入胰蛋白酶溶液中, 并不断摆动8~12秒。取出玻片分别放入37℃恒温的生理盐水、蒸馏水清洗, 待干后用1:10Giemsa染液(用pH7.4磷酸缓冲液配制)染色20秒左右, 冲洗、凉干, 待分析。按核型分析一套程序进行G-显带, 所不同的是更精细、准确按带绞组型, 分析两例(27#、41#病例), 每例组型30个中期细胞, 重点分析稳定性畸变。

结果与讨论

一、对25例25年以上工龄者用常规法分析染色体崎变结果, 见表 1

表 1 25例医用X线工作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CA分析

表 1可知, 选择25例25年以上工龄的医用X线工作者, 人均累积剂量为1.1137Gy, 染色体畸变率为0.62%, 和过去的报道[4]相近似。而20例正常对照者染色体畸变率为0.09%, 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1)。在染色体畸变类型中, 非稳定性畸变(包括双着丝点、断片、断裂)占93.1%, 而稳定性畸变占6.9%。在稳定性畸变中(包括相互易位, 倒位, 末端缺失), 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分析, 只能辨认出非对称性的相互易位, 而倒位、末端缺失和对称性相互易位是难以辨认的。

二、用三种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 见表 2

表 2 用三种分析方法对2例30年以上工龄者的染色体崎变分析结果

表 2可知, 用三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2例受检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27称为例, 染色体畸变率分析结果:形态分析为0.5%, 核型分析为8.0%, G-显带分析为6.66%。核型法与G显带分析结果明显高于形态法分析结果(P < 0.05)。且在各类畸变中主要以稳定性畸变(相互易位)为主, 常规法未能察觉到相互易位染色体, 而核型法与G显带法检出稳定性畸变分别占各类畸变的75%和100%。

据报道, 日本原爆受照生存者照后34年的染色体畸变率仍明显高于正常人, 且与剂量有一定相关, 其中主要为稳定性畸变。核型分析和显带技术分析原爆受害者的染色体表明, 用非稳定性畸变(双+环)为指标, 畸变率仅为0.92%, 若以稳定性畸变为指标, 畸变率达到10.19%。我们的研究结果和以上报道相类似。因此, 对早先受照者, 用稳定性畸变作为判断辐射损伤程度的指标, 能更灵敏地反映个体当时受照射的剂量情况。显带法是一种更精细的方法, 使染色体显示带纹, 从而能识别各条染色体, 使畸变的分析更趋于可靠和准确。本文G显带结果低于核型法, 可能是分析细胞少之故。

三、对2例30年以上工龄者的遗传效应分析与剂量估算    结果见表 3

表 3 2例医用X线工作者的遗传效应分析及剂量估算

表 3可知, 2例(27#, 41#病例)放射诊断工作者, 分别从事32年和40年的工龄, 从血象(Hb, WBC, PL)及网织红细胞检查结果来看均在正常范围内, 而用核型分析染色体畸变(包括断片、断裂, 双着丝点、相互易位)分别为8%和6%。从27#整个血象来看略低于4#, 而染色体畸变率却高于41#, 用本实验室研制的低剂量X线刻度曲线[5]推算两例生物剂量分别为0.644Gy和0.492Gy, 这仅仅是初浅的估算, 因为两例受检者工龄比较长, 受到长期小剂量职业照射后, 细胞的损伤与自我修复共存, 受损细胞DNA可自我修复, 同时非对称性染色体畸变可引起细胞有丝分裂的紊乱, 而在后期和末期结构的缺失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以上情况给生物剂量的估算带来困难, 还有待于今后探讨和解决。用归一化工作量估算方法, 估算结果分别为0.801 Gy(27#)和1.025 Gy(41#), 与生物剂量估算结果相比, 27#较接近, 而41#相差较大, 造成差距可能由多种原因所致。其中因41#已多年脱离X线实际操作, 而归一化工作量估算方法较适用于群体剂量水平, 而对个体剂量估算存有不足之处, 掩盖其实际接受的剂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耀平译文.广岛和长崎受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辐射剂量与染色体畸变之间的关系.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1980;(2): 104-107
[2]
金璀珍. 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在远期辐射效应研究中的应用[J]. 辐射防护, 1983(1): 70-72.
[3]
金璀珍. 用G显带方法分析原爆炸受照者的染色体畸变[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3, 3(1): 34-36.
[4]
黄权光, 等. 医用X线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J]. 辐射防护, 1984, 4(5): 377-379.
[5]
黄权光, 等. 低剂量X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1993, 2(2): 82-84.
[9]
全国医用诊断X线工作剂量与效应关系研究协作组. 我国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受照剂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4, 4(5):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