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核技术的发展, 核能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如压力客器、管道、钢体结构等的焊缝无损检测, 常规多采用超声波、磁粉和X射线探伤。近年来我市已有部份企业引进了γ射线放射源作为无损检测辐射源, 解决了厚板检测问题, 提高了工作效率, 并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由此, 我们对γ射线放射源野外探伤的辐射防护和管理间题进行了探讨。
一 工作条件1.使用TS-I型铱-192γ射线探伤机, 放射源活度为2.59T Bq(70Ci)。
2.被检贮气球罐, 壁为钢质, 壁厚48mm, 半径4600mm。
3.总投照时间44小时(按50小时计)。
二 评价方法1.齐弓量限值的确足:依据“GB4792-84”标准, 公众中个人年剂量当量限值为≤5 mSv·a-1, 大约相当于1.29×10-4C·kg-1·a-1, 则1.29×10-4÷50=2.58×10-6C·kg-1·h-1。
2.球罐表面空气照针量率
1.根据公众中个人年剂量当量限值, 结合本次实践所需总爆光时间近似得出空气照射量率
![]() |
附表 不同安全倍数的照射量率水平与半径距离 |
2.我们在制定防护方案时, 首先考虑现场环境情况、照射方式(放射源活度、爆光时间)等情况, 并考虑本次实践中可能受辐射影响的所有人员有否今后再受辐射照射的可能, 根据该场所之球罐维检周期为5~6年, 最后方案确定为10~40倍安全系数划线设置警戒线, 即:
3.同位素探伤新技术其应用和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重要的是做好防护知识宣传, 消除人们对射线的恐惧心理并加强管理, 尤其是使用单位的自主管理。其次是在每次辐射防护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和掌握现场环境、照射方式等情况。方案确定后应设专人警戒, 并有明显标志, 防止无关人员误入作业现场, 同时做好现场的辐射监测。
(参加此工作还有郝晋明同志, 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