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放射治疗中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肿瘤组织中含有乏氧细胞, 对射线不敏感。二是放疗中对正常组织造成的毒副反应。目前研究的化合物类放射增敏与防护剂, 因有神经毒副作用, 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从中药方面寻找对射线有增敏与减毒作用的药物, 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 增敏作用在放射治疗中约40%左右的肿瘤细胞处于乏氧状态, 实验证明射线对乏氧细胞作用较差, 能明显的降低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敏感度。放射治疗中如果同时服用某些有增敏作用的中药, 则可使射线对肿瘤细胞治疗的敏感度明显提高, 疗效显著。现在比较公认的有放射增敏作用的中药是活血化淤类药物。如用川红注射液对鼻咽癌40例配合放疗治疗观察, 结果原发灶消失所需要的放射剂量川红组较对照组为少(P < 0.01), 用药后有增敏作用, 减少了原发灶消失所需要的照射剂量[1]。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淤类中药能够扩张血管, 增加血流量, 改善肿瘤局部微循环。这样可使乏氧状态的肿瘤细胞减少, 能防止或减弱射线给机体组织带来的纤维蛋白沉积, 使这类中药达到放射增敏的效果。在临床上配合放疗治疗肿瘤常用的活血化淤类药物:丹参、红花、川芎、当归、田七等。主要方剂有血府逐淤汤、通窍活血汤等。放疗过程中病人热毒之症较多, 活血化淤类药物宜在清热解毒、凉补气血的基础上加减使用, 则可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
二 减毒作用放疗中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骨髓抑制, 造血组织功能障碍、免疫力降低。从中药里筛选具有补血、升白细胞、增强免疫力的药物, 在配合放疗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功效。由扶正类中药黄芪、女贞子组成的贞茂冲剂就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用药后能明显增加DHA、CONA和PWH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对肿瘤病人淋巴细胞引起的局部GVH反应增加4倍多[2]。山西职防所用黄芪、太子参、当归等组成的升白丸防治放射性白细胞减少症, 结果用药组30例全部完成放疗而未发现白细胞减少, 而且出现了明显的白细胞回升[3]。临床研究说明肿瘤病人在放疗中服用某些中药后对放射线损伤具有促进恢复或减毒作用, 使人体机能状态得到提高, 预防复发转移, 同时亦增强了病人的远期疗效。临床上中药防治放疗毒副反应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扶正培本。宜选用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类方药, 补益气血药有人参、党参、黄芪、生熟地、阿胶、龟板胶、大枣、紫河车。滋补肝肾药有山黄肉、枸杞子、女贞子、黄精、何首乌、补骨脂、白术等。常用方剂:十全大补汤、复方阿胶浆、归脾汤、四物汤。临床运用中应根据具体病情, 同时佐用生津润燥的中药为妥。
由此可见, 重视对具有放射增敏或减毒作用且无毒性中药的探讨, 是中药配合放射治疗肿瘤的一条重要途径, 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1] |
张代钊. 中医药防防治癌症患者放化疗副反应[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 2: 115. |
[2] |
孙华丽. 扶正增效方对恶性肿瘤放射增效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医杂志, 1990, 6: 345. |
[3] |
王万林, 等. 升白丸治疗放射性白细胞减少症[J]. 山西中医, 1986, 5: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