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2, Vol. 1 Issue (3): 120-12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2.03.015

引用本文 

张桂荣, 石磊, 张伟道, 杜宏涛, 李顺福, 刘戈, 栾世和, 王智全, 张严德. 火警源-镅(241Am)的辐射防护问题[J]. 中国辐射卫生, 1992, 1(3): 120-120.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2.03.015.
火警源-镅(241Am)的辐射防护问题
张桂荣 1, 石磊 1, 张伟道 1, 杜宏涛 1, 李顺福 1, 刘戈 1, 栾世和 2, 王智全 2, 张严德 2     
1. 辽宁省劳动卫生研究所, 沈阳;
2. 营口市职业病防治所, 营口

众所周知, 火的发明、应用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 人类在用火过程中失去对火的控制, 也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特别是高层建筑, 因火灾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惊人的。因此, 多年来人们就一直积极探索对火灾的早期发现、早期控制, 以期把火扑灭在未成灾阶段。

一般说来, 火灾有一个发生和发展过程, 最初是没有火光的阴燃生烟阶段, 最后才是发出火光的明燃阶段[1, 2]。目前, 国内外已经研制出多种类型α粒子感烟火灾报警器。它们能够在阴燃阶段早期发现火灾, 而且灵敏度高、寿命长[2, 3], 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大建筑物、仓库、飞机等需要烟火报警的场所。

α粒子感烟式火灾报警器的核心部件是放射源(火警源)。国内生产报警器所用核素主要是241Am, 其强度10-100微居里, 主要射线是能量5.48Mev的α粒子。

近年来, α粒子感烟式火灾报警器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在保证该产品需求的同时, 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为此, 搞好该项产品生产环境的辐射监测工作, 是很必要的。

一 调查项目和方法

1.工作场所α表面污染水平

使用经省标准监督局计量认可的FJ-335D α、β表面污染仪, 按《辽宁省工业劳动卫生监测规范》的要求对放射工作场所内地表面、工作台面等进行了α表面污染水平测试。

2.工作场所γ辐射水平

使用经全国统一标定的FD-71γ辐射仪和FD-3013数字γ辐射仪对工作场所内工作人员操作位置等处进行了γ辐射水平测试。测试方法按《辽宁省工业劳动卫生监测规范》要求进行。

3.火警源-镅(241Am)γ谱分析

γ谱分析使用法国产PLURIMATN多道分析器, 常规进行测试。

二 测试结果

1.α表面污染测试结果

表 1给出该产品放射性工作场所地表面、工作台面α表面污染测试结果。

表 1 α表面污染测试结果(Bq·cm-2)

2.γ照射量率测试结果

表 2列出放射性工作场所以及从业人员操作位置相当身体某部位γ照射量率测定结果。同时也列出对三个研究所研制的镅源表

表 2 γ照射量率测试结果(10-11C·kg-1·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