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2, Vol. 1 Issue (3): 118-11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2.03.013

引用本文 

刘国藩. 经中子辐照育种的动物放射性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1992, 1(3): 118-118.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2.03.01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2-05-21
经中子辐照育种的动物放射性分析
刘国藩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天津

近20年来, 我国开展辐厢食品保鲜、辐照育种越来越广泛。辐照源大多是137Cs或60C。最近, 某单位利用慢中子辐照动物卵, 使动物品种发生了有利于人类的变异。此实验中的受辐照卵为鸡蛋和鱼卵。与非辐照卵生长的动物相比, 有产蛋率高(鸡)和生长迅速的特点, 两者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但是, 由于中子辐照不同于γ辐照, 中子辐照卵后长成的鸡和鱼, 是否体内残留有较高的放射性, 人能否食用, 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 我们测量了中子辐照卵和非辐照卵长成的鸡和鱼的总α、总β放射性, 并对其测量值进行了比较。

慢中子辐照卵和非辐照卵长成的鸡和罗非鱼样品, 均从某省同一养殖场采得。另外, 从天津市集市上采得同品种的鸡和罗非鱼均为非辐照卵生长的, 作为比较。鸡的毛重约2公斤, 罗非鱼的毛重约0.4公斤。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剔出的鸡肉、心、肝一起绞碎、混匀, 称鲜重。鱼去鱗去内脏, 剔除鱼刺绞碎混匀, 称鲜重。鸡、鱼肉的鲜样按常规方法处理制取后, 采用H2O2-HNO3-HClO4湿法灰化。此方法的好处是快速、破坏有机质较彻底、很少引进试剂污染;缺点是有些放射性核素有全部、部分或少量的挥发损失, 如210Po、210Pb、137Cs等。由于经慢中子辐照育种的动物的放射性测定, 未见过报道, 为谨慎起见, 我们采用H2O2、HNO3、HClO4反复加入的湿法灰化法, 破坏全部有机吻质, 并蒸发除去全部酸。最后的残渣呈白色或淡黄色。此法耗时较长(一个样品需时2天左右); 在蒸干酸时需小心从事, 否则有起火甚至爆炸的危险。此湿法灰化过证中的温度不起过高氯酸的沸点, 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一些核素的损失。湿法灰化的灰样与鲜样的重量比, 为7~30克灰/公斤鲜样, 比干法灰化的灰鲜比高一些。

称取一定量的湿法灰化所得的样品灰, 在FJ-367(另外围以约5厘米厚的铅室)上测量总β放射性, 以与样品重量相同的氯化钾为标源; 在FJ-332上测量总α放射性, 以加入一定量标准铀的样品灰为标准源。测量结果见表 1

表 1 经中子辐照育种的动物的放射性

表 1可见, 经中子辐照育种的鸡和鱼的总β、总α放射性强度, 与未辐照育种的鸡和鱼相比, 没有显著差别; 与天津市售鸡、鱼相比, 没有显著差别。有些差异实际上是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正常差异。总α放射性测量中, 全部样品的计数率均在仪器的探测限以下, 相互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数据之间表现差异, 实际上是灰鲜比的差异。

与1974年全国食品放射性分析会战小组测得的结果(见表 2)相比, 表 1中鸡肉、鱼肉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数值落在肉类和鱼类的放射性含量范围内。鸡肉的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与猪肉和羊肉相同。罗非鱼的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与其号淡水鱼和海水鱼也相同。由此看来, 经中子辐照育种的鸡肉和鱼肉, 其总α、总β放射性含量是正常的, 不需要作进一步的单个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定。

表 2 1974年肉类和鱼类的总放射性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比较可见, 经慢中子辐照育种的鸡和鱼, 其肉中放射性无异于其它鸡、鱼。因此, 不须因其胚胎受过慢中子辐照而拒绝食用。

小资料  选择防护材料的基本原则:①良好的防护性能(指材料对辐射的衰减能力); ②良好的结构性能, 要求防护材料有合适的物理形态、力学特性和机械强度等; ③稳定性能好, 保持防护效果的持久性; ④经济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