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辐射卫生  1992, Vol. 1 Issue (3): 111-11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2.03.010

引用本文 

曹中申, 陈彦彦, 张晓鹏, 李玉林, 贾卫民, 何伯祥. X射线透视机房内辐射场的剂量分布与候诊防护围屏的研制[J]. 中国辐射卫生, 1992, 1(3): 111-113.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1992.03.01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2-08-22
X射线透视机房内辐射场的剂量分布与候诊防护围屏的研制
曹中申 , 陈彦彦 , 张晓鹏 , 李玉林 , 贾卫民 , 何伯祥     
内蒙赤峰市职业病防治所

在医疗照射中, X射线诊断所占频度最大, 而胸部透视又占X射线诊断总频度的61.8%[1]。实际调查发现, 大多数放射科在进行X射线胸透检查时, 为了工作方便和节省时间, 让数人同时进入机房内候检。监测结果表明, 在机房内的候检者, 每次胸透将接受( 2~4 )×10-2mGy不必要的散漏射线的照射。为了保护候检者, 我们测定了机房内辐射场的剂量分布, 设计制造了机房内候诊防护围屏, 现将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一 试验材料与条件 (一) 试验材料

1.用30x30mm角钢, 焊接成宽500mm、高2000mm的框架。

2.用1.1mm和2.0mm厚国产黑铁皮, 裁成490X1990mm, 做防护屏蔽板。

3.用上述材料制成六扇屏风, 按L型组合, 总宽为3000mm, 高度为2000mm(见图 1), 屏接缝处以6mm螺丝固定, 拐弯处平面加5x30mm扁铁, 再用螺丝固定, 便屏间接缝处无漏射线。

图 1 L型防护围屏和测试点示意图(边点距边缘100mm)
(二) 测试设备

1.F78-Ⅱ型300mA医用诊断X线机, 机疠面积42m2

2.XS-4型X、γ射线巡测仪和NYL-ⅢA型照射量计。

(三) 测试条件

按《医用诊断X射线卫生防护标准》规定的透视防护区测试条件:管电压70kV, 管电流3mA, 荧光屏照射野面积为200X250mm, 台屏距250mm, 荧光屏中心距地面1300mm, 加散射体。

二 测试内容与结果 (一) X射线机房内辐射场的剂量分布及2.0mm铁皮制候诊防护围屏的屏蔽效果测试

测点的分布及结果见图 1。在同一个测点上测试无防护围屏和加2.0mm厚铁板防护屏的空气吸收剂量率。

(二) 不同厚度(1.1mm铁皮和2.0mm铁皮)防护围屏屏蔽效果测试

测点的分布见图 2。以X射线管出线口及直射方向与防护围屏A点的夹角和距离为准, 测定了左45°、90°、135°和距离1300mm、1500mm、1650mm测点上有无防护围屏的空气吸收剂量率, 其结果见附表

图 2 透视X射线机房内辐射场左侧平而剂量分布图(×10-2mGy·h-1)立位透视, 荧光屏中心隔地面1300mm, 括号内数据为加2.0mm铁板防护屏后的剂量 a.合管  b.散射体  c.荧光屏  d.床  e.铅胶帘

附表 不同厚度铁板防护围屏防护效果测试结果(10-2mGy·h-1)
三 讨论 1 设置透视机房候诊防护围屏的必要性

对X射线机房内辐射场的剂量测定结果表明, 在X射线透视条件下, 不同距离、不同方位的64个测点中, 有67%的测点其空气吸收剂量率超过0.5×10-2mGy·h-1, 即立位透视防护区的剂量限值1.29×10-6C·kg·h-1(5mR·h-1)的1/10, 19%的测点超过5×10-2mGy·h-1(相当于5mR·h-1)。有的测点高达20×10-2mGy·h-1以上。让候诊者在这种辐射场中接受不必要的照射是不应该的。如不能改变候诊检査者停留在机房内的习惯, 则必须设置防护围屏作为受检人员更衣和暂时候诊的安全岛, 以保护受检者。

2 候检者所处位置的选择

对立位透视条件下辐射场剂量分布的测.试结果表明, 在有用线朿直射方向及与其成30°和60°角的方向剂量最低, 在90°方向剂量最高, 120°方向上次之, 180°(即X射线管后方)仍偏高, 150°方向上较低, 此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

辐射场的剂量分布为选择候检者所处最佳位置提供了科学依椐。对隔室透视的X射线机房, 候检人员应位于120°~180°的夹角之间, 尽量避开90°和180°的位置; 对非隔室透视机房, 候检者最好处于0°~60°的夹角范围内, 而且应距散射体1300mm以上。

3 候诊防护围屏防护材料与防护厚度的选择

将候检者看作公众成员, 在X射线机房内, 其所处位置的照射量率应低于立位透视防护区剂量限值(1.29×10-6C·kg·h-1)的1/10。

对1.1mm铁板(约相当于0.187mm铅当量)[3]的防护效果测试结果表明, 其屏蔽效率平均约90%, 但在36个测点中, 有5个测点超过立位透视防护区剂量限的值1/10。而2.0mm的铁板, 约相当于0.34mm铅当量, 则全部测点在上述剂量限值的1/10以下, 其屏蔽效率平均在98%左右。据此, 2.0mm玦阪可认为是制造候诊防护围屏的最佳厚度。

制造候诊防护围屏, 有三种防护材料可供选择。

铅板:此乃常用的防护材料。其缺点是①小于0.5mm厚的铅板压制困难, 目前市售铅板多为1.0mm~4.0mm厚者; ②用铅板制造, 两而必须用铁板或三合板之类的板材夹持沿板, 使造价提髙; ③铅对低能X射线反向散射串高, 又易导致室内空气中铅含量增高, 这些对人体有害无益。因此, 可尽量避免使用铅板。

铁板:2.0mm厚的铁板即可达到防护要求, 而且材料易得, 便于加工制造, 造价便宜, 无铅板的上述缺点。对防护厚度要求在0.35mm铅当量以下者, 铁板是比较理想的屏蔽防护材料, 故本文采用了铁板。

XF玻璃钢类复合防护材料:为近几年开发的一种新型复合防护板材, 其比铅当量约为0.1, 即3.5~4mm厚的板材约相当于0.35m铅当量。若直接利用其作屏蔽材料, 以不小于8mm厚的板材为宜。无机的此类板材, 其造价比铅板低, 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X射防护屏蔽材料。

4 候诊防护围屏的结构形成

我们设计制造的是六扇组合式防护围屏, 其制造简单, 防护效果可靠。亦可根据机房面积和布局适当増加或减少屏的宽度, 也可制成三扇屏, 主屏宽1000~1500mm, 两侧副屏宽500mm, 高均为2000mm。定型后喷漆, 用扁钢与墙固定。在屏内侧安装一排小红灯, 既不影响诊断, 又可方便受检者更衣, 使候检者心理上舒适。

根据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ALARA原则), 应推广使用机房内候诊防护围屏。

(本试验承蒙原卫生部射线防护器材防护质量蓝测中心主任张丹枫副研究员指导, 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全国协作组. 我国医疗照射的年频度水平[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9, 9(增刊): 11.
[2]
苏森龄. xγ射线防护手册[M]. 第一版.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2: 29.
[3]
张丹枫, 等. 中国射线防护器材的生产与管理[M]. 第1版.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1: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