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上消化道造影对人体的影响,本文对30例受检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非稳定性和稳定性畸变)进行了观察,并就与其有关的剂量和照射前后不同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一 材料和方法1.受检者的选择:选择排除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的慢性疾患和理化因素的男性30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68岁,平均36.6岁。
2.检查时间与剂量测定:每个受检者在造影检查前(简称照射前)于胸部第三四肋间的胸骨正中线和剑突下8厘米腹部正中线处各置一枚敏化LiF (Mg、Ti)热释光剂量计,分别测出两点的剂量,然后求出每个受检者两点的皮肤平均剂量,检查采血时间分别为造影前、造影后24小时,4个月和8个月四次。
3.染色体标本制备与观察:每个受检者取静脉血0.3ml, 肝素抗凝,加入4ml含有小牛血清和PHA的RPMI—1640培养基中,37±0.5℃温箱培养51小时,第45小时加入秋水仙素终止培养,常规低渗、固定、展片气干和Giemsa液染色。受检者每人次一般要观察200个中期分裂相。选择细胞完整、分散好和条数在46±1的中期分裂细胞,按WHO建议标准[1]分别记录断片、双着丝粒体和环状体等非稳定性的染色体型畸变,同时采用核型分析法在镜下直接对22对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进行配对分析[2],观察记录末端丢失、非对称易位等稳定性畸变,如发现异常而当时又不能确定时,需拍照后再行核型分析,最后分别统计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和稳定性畸变。
二 结果和讨论1.胸腹皮肤吸收剂量与染色体畤变:30例受检者胸腹部及其平均皮肤吸收剂量(下称皮肤剂量)见表 1。
从表 1可以看出,30例受检者胸部皮肤平均剤量为1.14cGy(0.12~10.60cGy), 腹部皮肤平均剂量为8.47cGy (0.21~30.00cGy),胸腹部平均皮肤剂量为4.81cGy (0.30~20.30cGy)。以上结果说明,上消化道造影不同部位皮肤剂量的极不均衡性和受照个体间所受剂量的极大差异。所以,上消化道造影也属于小剂量局部不均匀照射。而且,该实验中胸腹平均皮肤剂量(4.81cGy)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本实验受检者剂量与染色体畸变关系见表 2。从表 2可以看出,三个受照组染色体畸变类型均以断片为主,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率、总畸变率、总断裂率及细胞畸变率与自身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三个受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这一结果与Hajdu I等报道的胃肠透视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崎变率増加[3]和史纪兰等报道42例受检者一次X线胸透体表照射量为4·10×10-4C·kg-1可出现染色体畸变率増加[4] K结论一致。本文结果与白玉书等报道的消化道造影患者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动态观察[5]一文的染色体畸变率相比,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率和稳定性染色体畸变率均较后者为低,这可能与本实验中受检者受照剂量更低和因照射均匀度更差,从而导致体效应更小有关。
2.照后时间与柒色体畸变的关系:照射后不同时间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见表 3。
表 3结果表明,照后24小时与照前自身对照相比,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率与总畸变率均有明显增高,经捡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此后,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但直到照后8个月仍髙于照前水平。Evans指出,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率与照后距取血培养时间有关,相距近者畸变率高[6]。本实验结果支持Evans的这一观点。在小剤量照射条件下,辐射损仿与修复同时存在,非稳定性畸变的产生和丢失交错发生。象断片类的无着丝粒体、双着丝粒体和环状体等,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或是因本身缺少着丝粒在传代中丟失,或是畸变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因受异常力的牵扯(象双着丝粒体)而不能传给子细胞,其最终结果均导致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但这一过程也要持续一段较长时间。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作为估算辐射剂量,特别是对急性辐射照射仍是一种有效手段,是目前较理想的“生物剂量计”。
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因其在细胞分裂中可传给子细胞,因此,在照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仍可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受照剂量和损伤程度。因此,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对很久之前受过辐照或受长期小剂量的慢性照射的剂量效应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结果。稳定性染色体畸变通常采用G显带法进行分析。本研究采镜下核型分析法,它与前者相比,由于等长度的相互易标和臂内倒位等畸变难于识别[7],致使稳定性染色体畸变检出率较G显带法偏低,但此法节省时间和减少操作程序,作为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分析的一种补充,如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辐照的剂量效应研究中加以运用,相信会发挥更大作用。
[1] |
Bucton KE et al.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Human Chromosome Aberrations, WHO 1973.
|
[2] |
金璀珍, 等. 职业性受照人员的稳定性染色体畸变观察[J]. 辐射防护, 1984, 4(6): 49. |
[3] |
Hajdu I, et al. Cliroincscme aberrations following repeated gastric roentgen examinations[J]. NSA, 1972, 26(22): 63427. |
[4] |
史纪兰, 等. 一次X线胸透所致生物效应的观察[J]. 辐射防护, 1986, 6(2): 20. |
[5] |
白玉书, 等. 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患者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动态观察[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0, 10(4): 215. |
[6] |
H.J. Erans, Cytogen. & cell genet. 1992 33、48.
|
[7] |
金璀珍. 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在远期辐射效应研究中的应用[J]. 辐射防护, 1983, 3(1):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