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  1991, Vol. 4 Issue (4): 172-172  

引用本文 

甘应祥, 白炳林. 一起173Cs野外测井源丢失事故的处理[J]. 放射卫生, 1991, 4(4): 172-17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1-08-01
一起173Cs野外测井源丢失事故的处理
甘应祥 , 白炳林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防疫站

某治金地质队在测井过程中,将一个直径为18 ×23cm的红色铅罐丢失。内装有137Cs放射源一放、活度为1.22×109Bq(33mCi)。事故发生后,在市政府、卫生、公安等部门及省卫生厅、省医科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采取有效措施、广泛深入宣传、充分发动群众,于5日后将放射源追回。

一 丢失过程

共治金地质队在矿区进行放射性测井时,装有137Cs放野源的测井车,因下雨路滑,陷入泥坑。一辆2.5T的货车拖拉调井车时,因放射源铅罐在车内滚动,司机怕碰坏车内装饰板,将铅罐从车上提下,放在路上。测井工陈某怕周围人群受到辐射,又将铅罐移至路旁三米处的草丛中。在准备测井时,因仪器发生故章,部分人员下山抢修仪器,放射源未交任何人看管。直至晚9时清点东西时,发现放射源罐丢失。

二 处理经过

发现放射源丢失后,1.测井队立即召开当班人员紧急会议。决定分三个小组、每组二人。一组去报告队部。其余二组带着FD-71辐射仪。沿山路及附近居民村庄查找。

2.丢源第二天上午(十三日)队部召开干部大会并向市卫生、公安部门报告了丢源过程。同时抽调精干人员30名与当地公安组成侦破小组,共同发布“紧急寻物通知”300份,及时发送各居委会、居民小组、废品收购站等有关单位,进行广泛宣传和寻找。

3.市卫生、公安接到丢源报告后,立即向省市有关部门汇报,并组织人员亲临现场调查情况,布置找源工作。并深入到出事现场,分析情况,确定主攻方向,挨家串村进行放射性危害知识宣传。

4.同时在电台、报纸、电视台发布紧急通报。郑州市电台、电视台及大治铁矿广播电视都进行了广泛宣传。在各方面的配合下,终于在丢源后第5天,两个农民上山报告,声称丢失的东西在山顶上,距出事现场150米处的山路旁。队部立即派车将铅罐取回。经防护部门检查、测定,放射源保存完好。验收后入库存放。

这次事故发生后,由于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对黄石地区,尤其是肇事地点附近的村庄,震动很大,社会影响强烈,在一般人们心理上造成恐怖情绪,给社会的安定带来不利影响。辐射对人群的危害程度正在作进一步摸底调查。对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危害的迹象。

三 事故原因

这次丢源事故,是一起重大人为责任事故。给该队的工作秩序及经济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事故责任者及队部受到批评教育、警告处分和经济处罚。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①领导者思想麻痹,没有把放射防护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只停留在一般的号召,没有深入抓好使用放射源的安全教育。②该队对放射源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防护监测部门未作监督检查,特别是在野外工作时,放射源没有专人看管。

四 体会

这次事故影响面大,除经济损失外,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狠抓《条例》的贯彻,加强放射工作单位的自主管理,建立健全放射源的保管使用制度;必须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自觉加强防护管理;对事故的处理要及时果断,重在宣传,使盗源者自动送回,避免造成人身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