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  1991, Vol. 4 Issue (1): 23-24  

引用本文 

严宗佑, 王毅. 某铀矿工人脱离射线十年后的细胞遗传学分析[J]. 放射卫生, 1991, 4(1): 23-2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1990-07-03
某铀矿工人脱离射线十年后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严宗佑 , 王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放射医学卫生防护监背所,乌鲁木齐
摘要:本文报道了某轴矿停产十年后149例水治工和矿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值为0.477%,比38例本矿对照畸变率0.128%和61例正常对照畸变率0.091%高出3~4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 0.01)其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70%,与本矿对照0.5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与正常对照0.16%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铀矿工人长期受慢性小剂量职业性照射,除生产流程中受到小剂量外照射外,主要通过吸入氯及其短寿命子体引起内照射,加上粉尘的作用,给工人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今夏我们对铺矿(已停产十年)18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体检,对其中部份估算剂量较大者作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淋巴细胞姐妹单体交换(SCE)分析,现将其主要结果及分析评价报告如下。

一 对象和方法

对象:某铺矿井下采运和井上水治工149例,男性147例,女性2例,年龄35~57岁,放射工龄1~16年。同时以该矿不接触射线的43名(男41例,女2例)其它职业人员作对照,另以61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

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淋巴细胞微核测定采用我室常规法[1, 2],SCE细胞培养与染色体相同,培养开始即加入Budr,使最终浓度为10ug/ml培养物,37℃避光培养53小时,终止培养5小时前加秋水仙素,玻片标本老化三天以上,2×ssc溶液封片,紫外线照射,Giemsa染色。分析标准:选择分散良好、染色体数完整、染色体两臂较长且明显分开、分色好的中期相计数,末端互换计一次,中间互换计两次,着丝粒部位互换一律不计数,每例计数20~30个细胞。

二 结果与讨论

149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淋巴细胞微核测定及43例本矿对照和94例SCE频率测定及38例本矿对照结果列于表 1表 1的结果表明,该矿工人染色体型畸变率为0.477%,比本矿对照0.128%和正常对照0.091%高出3~4倍,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 < 0.01)。从畸变类型看,仍以断片为主,但易位率有相对增加。从不同工种看,80例水冶工染色体型畸变率0.475%和69例矿工染色体型畸变率0.478%相近,二者差异无显著性。该矿工人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70%与本矿对照0.5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与正常对照0.16%相比,则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不同工龄组染色体型畸变和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比较列于表 2表 2的结果表明,除染色体型畸变 < 5年工龄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他各工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某铺矿部分受照人员SCE频率分布与矿工人脱离射线十年后其SCE频率为8.93士正常人的比较列于表 3表 3的结果表明,1.12/细胞,与38例本矿对照8.66±1.05/细80例正常健康人SCE频率为7.98±1.24/细胞,分布范围为6.28~12.20/细胞。94例铺矿工人脱离射线十年后其SCE频率为8.93土1.12/细胞,与38例本矿对照8.66±1.05/细胞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表 1 某铀矿部分工人三项指标分析结果与对照的比较

表 2 某铀矿部分工人不同工龄的染色体畸变和淋巴细胞微核的比较

表 3 某铀矿部分受照人员SCE频率分布与正常人的比较

从个例来看,149例调查对象中,四项指标的分析结果都在我们以往调查的职业性受照人员分析结果范围内。染色体型畸变率范围为0~2%,其中畸变率2%者3例,1.5%者6例,其余均在1%以下。淋巴细胞微核率范围在0~3%,其中3%者1例,2.50者3例,其余均在2%以下。SCE频率范围为6.3~11.39/细胞,均在以往我们调查的职业性受照人员变化结果范围内,无显著变化。(本文给出的年有效剂量当量范围系我所李吉文同志提供,待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严宗佑. 油田中子、丫射线测井人员染色体畸变的的两次观察[J]. 遗传, 1984, 9(4): 25-27. DOI:10.3321/j.issn:0253-9772.1984.04.013
[2]
严宗佑. 射线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测定[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8, 8(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