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晶状体是对射线较敏感的组织之一,长期接触可对晶状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为了解不同射线对眼品状体的影响,我们对济南地区部分X、γ、β和中子等射线接触者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 调查对象及方法调查对象为济南地区部分医用X线工作者、同位素工作人员、农业科研单位中子接触者、工业X线探伤、地质勘探及X线透环工作人员等767人。受检者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19岁,最短工龄为1年,最长工龄41年。受检者均排除其它引起白内障的因素,如糖尿病、机械性眼外伤等物理及化学物质接触等因素。
限部检查:首先询问病史,然后查双眼远视力,指测眼压正常,视乳头无青光眼改变者,用2.5%的新福林液充分散瞳,然后用检眼镜检查屈光间质及眼底,最后在裂隙灯(900型)下详查晶状体,将其所见用文字记录并绘图示意。对于在晶状体核内的先天性混浊点不列于观察之内。
按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1],本文共查出可疑放射性白内障21例,占总查体人数的2.7%,其结果与文献报道大致相近,与哈医二院报道的放射性白内障2.7%相等[2],比北医三院的1.06%和武医的0.44%略高[3],但低于Parker的4.7%。
关于放射性白内障临床形态的特征,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各文献叙述基本是一-致的。Cogan报道早期放射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为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面包圈样混浊。Roth研究了中子对眼的损伤,指出放射性白内障早期改变为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出现的细小颗粒状混浊及空泡。Hayer报道1例X线小剂量长时间受照的辐射效应,发现晶状体除了后极部后囊下混浊外,前极部前囊下皮质也有混浊。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早期放射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只有在裂隙灯检查下才能发现。国内曾报道1例X线所致的早期放射性白内障,其表现为双晶状体后极部后囊下呈盘状混浊。
本文所查出的21例可疑放射性白内障,其晶体的改变亦多集中在后极部后囊下,以细小点状混浊、片状混浊多见,有的也出现空泡,少数前极部前囊下出现宝塔状混浊。可疑白内障与工龄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呈正相关。
我们对同种放射线的不同工种进行了比较,见表 1、2。工业探伤的γ射线接触者中晶状体混浊率为55.6%,而临床医师中的晶状体混浊率为60.3%,这一差别可能与工业探伤者工作量较小,工龄短有关,而临床医师普遍工龄较长,接触量大。X线接触者中的三个工种,以透环者晶体混浊率最高,临床诊断技术次之,工业探伤最低。透环者多在乡镇计生办,所用设备简陋,防护条件又差,且工作时间集中,工作量较大,这可能是造成晶体混浊率高的原因。而工业探伤者每天工作时间短(约2小时左右),并有隔室防护。诊断技术工作者,许多是50年代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刚工作时对射线的危害及防护知识了解甚少,工作量又大,加上对防护工作不太重视,造成了一定的品体损伤,其远期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
767例放射线工作者经晶状体检查,发现晶状体混浊检出率为60.6%。附图中可以看出晶状体随工龄延长混浊率也相应增加。混浊多表现为尘状、点状、楔状、片状,少数出现空泡。前后囊下以尘状、点状为多见;赤道部皮质内则以点状、片状多见,以点状为最多,无空泡表现。但楔状混浊自赤道部开始,与正常人群晶状体混浊规律基本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