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摸清核试验场周围居民区主要食品中的人工放射性水平,我们调查了其周围九个地区和三个对照区的主要食品中钚的放射性水平及其所致居民剂量。
一 实验方法1.设备与试剂:六路低本底α测量仪;电沉积装置;聚三氟氯乙烯;三辛胺(A.R)。
2.样品采集与处理:选取调查区与对照区生产和消费的主要食品,在收获季节采样。对采集来的生物样品,按居民食用习惯取其可食部分,进行干式灰化,过100目筛得样品灰,备用。
3.分析方法:称取50克样品灰,用7.5N硝酸浸取,Kell-TOA反相分配色层法分离纯化,用铂金做阳极,不锈钢片做阴极,电沉积制源(电流密度为600mA/cm2),在低本底《测量仪上测量1000~1400分钟,方法全程回收率为77.4±3.5%,仪器最低探测下限为8.6×10-5Bq/g灰。
二 结果与讨论1.生物样品中钚的放射性含量:调查区(9个采样点)与对照区(3个采样点)主要食品中钚(Pu)的放射性含量平均值见表 1。
表 1提示,所有生物样品中的钚含量,调查区与对照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受放射性污染的途径不同,某些生物样品的钚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如叶菜类蔬菜钚含量高于根类蔬菜。因为叶菜类蔬菜除了根部从土壤中吸收外,其叶片还可通过两次悬浮沉降及大气沉降直接吸收,且与外环境的接触面积越大,则吸收越多。肉类和鱼类样品中钚含量较高,可能与生物的富集作用有关。
2.调查区与乌音木齐地区几种食品中钚含量的比较:表 2列出4种食品的比较结果。经统计分析,核试验场所周围地区主要食品中的钚含量,与对照区和乌鲁木齐地区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我国核试验没有对基地周围地区的生物样品造成明显的污染。这些地区同其他地区一样,主要影响来自世界大气层核试验及核事故所造成的全球性沉降污染。
根据UNSCEAR1982年报告所荐,钚放射性核素每单位摄入量的待积剂量,红骨髓为0.008μGy·Bg-1、骨表面细胞为0.1μGy·Bq-1、肝脏为0.02μGy·Bq-1、性腺为0.001μGy·Bq-1。因食入钚所造成的待积剂量当量见表 3。
根据公式
(参加本工作的还有严宗佑、孙占浴、杨蕴华、倪惠云、李新林、张润德、朱向阳、贾春学、周景江、上官萍、阿哈里同志,本所副主任技师刘飘同志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