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骨科医生和患者的健康,尽量减少X线对他们的不必要照射, 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石膏室,经过14年的努力,对骨科复位用的30mA小型X线机,从简单的防护指施着手,不断改进,逐步形成整体防护,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 防护改装措施1.限光板:30mA小型X线机荧光屏上的照射野可达980cm2(28×35cm),根据四肢骨的特点,在球管出口处加放1.0mm厚铅板,中间开有1.4×0.9cm的长方形孔,把荧光屏上原来为980cm2的照射野面积减小到131cm2(17.5×7.5cm)。
2.集光筒:用1.0mm厚的铅板制成7×10×27cm的长方形集光筒。筒的上端紧贴操作台面,台面上除7×10cm的长方形孔外,其余部分均用1.0mm铅板屏蔽,使台面上的照射野由原来的255cm2减少到70cm2。
3.主体防护箱:用1mm厚的铅板和1.5mm厚的铁板制成30×40×65cm的主体防护箱,罩在球管、集光筒外面,将一切无用射线屏蔽在防护箱内,操作人员无需穿铅围裙。
4.屏周防护:由于操作时要将患者的四肢放在荧光屏的下方、集光筒的上方,所以有较多的射线从左右两则漏出来。为此,在操作面两侧沿挂上数条长37cm、宽12cm的铅橡皮,另外紧贴医生的操作面及荧光屏前面各加1mm铅板。
二 防护效果测试被测X线机为F-30型30mA的X线机。测试条件:65kV,3mA。
测试仪器采用FJ-347A型X、γ剂量仪。测试结果见附表。
![]() |
附表 防护改装前后医生工作位置的空气照射量率(mR/h) |
1.四肢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除少数开放性损伤及关节内骨折外,大多数有移位的骨折需要借助X线透视,所以进行骨折整复和固定的医生要频繁接触射线,受照量较大。小型X线机经过防护改装后,在医生6个测试部位上的空气照射量率均已达到《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其中躯干部位和下肢达到本底水平,头部和左右手部也减弱99%以上。此说明上述简易防护改装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2.根据我国国情,30mA小型X线机已普及到乡镇医院和工矿企业卫生所,短时期内不可能被大量的防护性能合格的新型X线机所取代。因此,改造旧X线机的防护性能以解决现实需要是符合国情的。
3.经过防护改装后的30mA移动式X线机可以放在手术室、石膏室及骨科病房进行骨折整复和固定,从而改变了以往四肢骨折复位及异物摘除必须到放射科X线机房进行的做法,这既有利于治疗,又方便了患者,亦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和医生的受照剂量。
(本文得到朱寿彭教授的指教,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