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受照者群体, 作为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独特群体,数十年来一直被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和日本)放射医学与防护专家所认真追踪观察研究。由此提供的有关人类所受电离辐射照射效应的资料是极为宝贵的,显然,这对探索电离辐射的奧秘、指导各种类型的辐射防护以更好利用原子能,具有重要意义。
原爆受照者辐射剂量的估算,是分析电离辐射危险度、确定辐射剂量与效应关系的基础。1957年,美国国立橡树岭实验所根据受照者距离爆心投影点距离和屏蔽情况,第一次进行了剂量估算。经过一番研究,1965年进一步估算定为“T65D”,即1965年暂定剂量。二十多年来,T65D一直沿用为分析原爆受照者辐射效应的依据。实际上,追踪估算1945年8月6日和9日这两次世界上迄今独一无二的突发原子弹爆炸事件的辐射剂量是很复杂的。七十年代不断引起人们的激烈争论,并酝酿修订,企图获得更能反映历史窜实的剂量数据。专家们根据在原子弹破坏区测得的残余放射性和改进后的理论计算对T65D提出了非议,主要认为某些距离γ剂量估算偏低,而对中子的估算偏高。八十年代以美国和日本为主的辐射剂量学专家开展了大工作,成立了原子弹产额、源项、空气传递、γ剂量、中子剂量、落下灰及其产生的放射性、屏蔽、器官剂量、不定性分析等工作小组。他们利用放射医学与防护理论及监测技术的新进展,分别对当时原爆当量、爆炸时各种条件、建筑物与受照者自身屏蔽系数等进行了新的研究和分析,并召开过多次专题讨论会,得出了与1965年暂定剂量不同的1986年新剂量体系— “DS86”。位于日本广岛的放射线影响研究所(RERF)已决定正式采用DS86。而RERF前身为1947年成立的原子弹灾宙委员会(ABCC), 是日美合的专门研究广岛、长崎原爆受照者剂量与效应的权威机构。
DS86确定广岛原爆剂量绝大部分是γ线。广岛的中子剂量占总剂量的比例,由T65D平均约25%降低到DS86的小于5%。由于原爆辐射剂量的重新估算,显然对辐射危险度的估计要产生影响。例如,随着假定的中子相对生物效应值的增高,无论是白血病还是实体癌,釆用DS86比T65D来说,危险度增大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1987年9月科莫会议声明中指出,当前有关估计单位有效剂量当量的癌症危险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美国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委员会(BEIR)及ICRP都在对危险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DS86对危险度的重新评估,以器官剂量为依据,癌症危险度将增高到原来的1.4倍。如包括受照时小于10岁的群体,则受照群体(包括所有年龄)总危险度将增加1倍。但对18~65岁的工作人员群体,危险度的提高要小些。ICRP认为,据此结果,目前尚不足以作为职业性照射剂限值改变的依据。对公众来说,由于1985年已将年剂量限值由5mSv减少到1mSv, 则新数据的变动也没有必要更改剂位限值。ICRP一直关注辐射危险度问题,将期待获得更多的流行病学资料,以进行综合评价。ICRP重申,为慎重起见,仍应遵守目前的剂量限制的建议,实行ALARA (“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