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治疗中,患者除肿瘤部位接受大剂量照射外,身体其余部位的器官或组织也会受到不同剂量的照射。长期放射治疗可引起放射反应和损伤,这是放疗中的主要矛盾。为了对患者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在满足临床治疗的前提下,将患者的受照剂量控制到最低水平,避免放射损伤的发生,我们对本省引进的日本东芝医用直线加速器(LMR-15型)治疗中患者的体表照射量进行了调查。
一 调查内容和方法本次调查以放疗患者的头、胸、腹和性腺四个部位为监测点。采用组织等效好、高灵敏度的LiF(Mg、Cu、P)热释光粉末剂量计为探测元件,热释光剂量计测读装置为FJ-377热释光剂量仪。测读时取出每个元件中的粉末,等分3~5份进行测读,取其平均值。热释光测量系统的探测阈为0.5mR,系统误差为5%,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物理剂量室组织比对,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二 结果与分析1、放疗患者体表主要部位的照射量:我们选择了9种癌症,每种癌症选30~50例,进行了体表主要部位单次照射量的监测。其结果见表 1。在9种放疗患者中,头部受照剂量最大的是鼻咽癌,其平均值为(5.511±4.380)R;胸部受照剂量最大的是肺癌,其平均值为(7.262±5.282)R;腹部受照剂量最大的是睾丸癌,其平均值为(77.090±67.228)R;性腺照射量最大的是宫颈癌,其平均值为(61.895±44.363)R。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治疗部位相邻处照射量最大。
![]() |
表 1 放疗患者主要部位单次照射量(R) |
2、每疗程体表主要部位的累积照射量:我们对6种癌症患者进行了监测。其结果见表 2。总的来看,宫颈癌患者所受照射量较大,其性腺部位平均值最高为2324.81R。
![]() |
表 2 每疗程患者体表主要部位累积照射量(R) |
3、器官吸收剂量的估算:我们估算了患者每疗程主要器官(眼晶体、性腺)的吸收剂量(见表 3)。其中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时眼品体吸收剂量最大,平均值为1.68±0.34Gy;在宫颈癌放疗时性腺吸收剂量最大,平均值为20.30±1.92Gy。
![]() |
表 3 每疗程患者主要器官吸收剂量(Gy) |
1、在医疗照射中,放射治疗患者的受照剂量最大。考虑到电离辐射可能诱发恶性疾病和遗传性疾患,应尽量不用电离辐射治疗良性疾病。放射治疗恶性疾病时,对肿瘤部位以外的健康组织,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特别是对眼晶体和性腺的屏蔽防护。这对避免或减少放射损伤,提高疗效是有益的。
2、合理使用放疗条件(射线类型、能量、治疗剂量、照射方式、照射野等),尽可能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便充分发挥放射治疗的作用而限制其危害。
(参加本项工作的还有长春白求思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放疗科赵世仪、王溪、吴晓野三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