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的X线检查频率明显上升。因此,有关儿童X线检查的受照剂量、辐射效应及其放射防护等问题引起了WHO ICRP、UNSCEAR、IAEA及IEC等国际组织及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仅就儿童X线检查中放射防护及其特点进行讨论。
一 儿童X线检查放射防护的特点1.儿童对X线照射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更大的潜在危险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婴幼儿还处在器官、组织的生长阶段,因此他们对X线照射更加敏感。Beebe指出[1],儿童骨髓受照射后的白血病危险度比成人大一倍,胎儿受照射后则更高。Boice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提出10~19岁女孩受照后患乳腺癌的危险最大。此外,甲状腺、性腺对区线的敏感性也较高,在防护上应引起注意。因为儿童的预期生命比成人长,所以辐射的有害效应在儿童中表现出更大的潜在危险。由此可见对儿童的放射防护十分重要,而且应更加严格。
2.儿童的身体条件与成人不同,应有独特的防护措施 从婴幼儿到14岁的儿童,其生长发育很快,组织器官的大小、位置亦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防护方法和措施时,必须注意到这些特点。
3.儿童接受X线检查时的活动,往往使其受到更多的X线照射 儿童处于理智发育阶段,在X线照射时,由于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而影响检查,延长了透视时间或造成重复拍片,从而增加了受照剂量。这是研究儿童X线检查放射防护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 儿童X线检查的放射防护1.减少儿童医疗照射的一般措施NCRP认为[2],为患儿提供最有效的防护方法是避免不必要的又线检查。要做到这一点,在进行X线检查前必须有足够的临床资料。特别是接受照射剂量较高的检查前,必须审慎作出正确判断,以避免毫无价值的X线检查,并且应该制定儿童X线检查的适应症,尽量避免非临床诊断范围的X线照射。
儿童是否需要进行X线检查,应由医师根据患儿临床情况作出决定,而不能依据患儿的父母申请,而且要尽量避免重复的透视和拍片。
给儿童作X线检查,操作者必须训练有素,应有足够的放射防护知识和熟练的X线诊断技术。此外,操作者耐心仔细,取得患儿的合作,也是减少受照剂量的重要因素。
对于必须摄片者,应注意合理减少每次检查使用的胶片数和每张胶片的剂量。由于患儿的年龄不同,身长、体厚变化很大,因此,需要恰当的控制照射量。若照射量不足或胶片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重复照射。
优选技照条件也很重要。袁志桂等提出[3],高电压摄影是减少婴儿受照剂量的有效办法,建议使用100~150kVp摄影。高电压、低电流摄影可减少照射量,缩短曝光时间,克服投照时患儿移动造成的模糊。但须指出,电压过高可增加胶片灰雾,降低摄片质量。对婴幼儿摄片时,应事先处理好患儿的服装、绷带和尿布等物,最好脱光衣物再摄片,以免影响效果。
婴幼儿X线摄影时所产生的散射线较少,可以不用滤线栅。这样可使照射量减少到1/3~1/6。儿童应尽量减少作X线透视,必要的透视检查也应使用带有影像增强器的X线机,并尽量缩短透视时间。国外已将电视录像用于儿童的X线透视。
儿童身体较小,故应特别注意减少非投照部位的剂量。首先,X线机的准直性能要好;其次,对非投照部位要采取屏蔽防护。NCRP推荐采取体位屏蔽以减少性腺剂量。眼睛防护的最简单方法是采用后前位投照。后前位投照与前后位投照相比剂量可减少到1/20~1/30。对女孩进行X线检查时,应注意乳腺的屏蔽,需要投照一侧乳腺时,应屏蔽另侧乳腺。
2.性腺防护 睾丸屏蔽装置可用于腰椎、腹部、骨盆、髋部、骶骨、尾骨、尿路、小肠和大腿上部的X线检查。对卵巢屏蔽比较困难,因女孩的卵巢位置多变,常处学较高或偏离位置,若屏蔽过大,易遮蔽投照部位。性腺屏蔽物应使用0.5mm铅当量的防护材料制作。目前国外有三种性腺屏蔽类型,即接触屏蔽、阴影屏蔽和定型接触屏蔽。接触屏蔽简单易行。可用铅橡胶制成一地形状,放在性腺位置,用绷带固定即行。Godderidge·C曾设计了适用于儿童的卵巢防护屏[5]。
阴影防护屏是把不适射线的屏蔽物放在X线管和患儿之间。其可依附在X线机支架上或摄影床上,也可附属准直器。新生儿X线摄影有专门的阴影屏蔽。此屏蔽为开有小孔的铅板,用时放在婴儿箱盖上,可通过光点定位调节。
定形接触屏蔽只用于男孩,系用铅橡胶制作的杯型防护屏,可直接套在睾丸上。放置该防护屏后,不影响患儿移动位置,且效果很好。
3.受检儿童的固定 为使患儿在X线摄影时,保持固定体位,以利于射线束的准直和准确投照,可采用机械固定。固定患儿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几块板条固定,也可用带子将患儿固定在摄影台上,但这些固定用品应采用与人体同质的材料制作。
四肢摄影时,可用塑料薄膜压住手脚。有些医院用粘性皮带、砂包及压缩箍系住患儿。胸部摄影时,多数使用固定在摄影台上的一地设备来完成。日本在这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在国内,尚未见有使用专用小儿摄影台和固定设备的报道。多数由患儿家属协助固定,必然增加了患儿父母的受照剂量。总之,儿童X线检查的防护方法很多,并具有特殊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 [1] |
Beebe.GW et al.Studies of the Mortality of A-bomb Survivors.6.Mortality and radiation dose, 1950~1974。Radiat.Res.1978;75: 138。 |
| [2] |
NCRP Report No.68。Radiation protection in pediatric radiology.Washington、1981。 |
| [3] |
袁志桂, 等. 减少患者摄影受照剂量措施的探计[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7, 7(3): 207. |
| [4] |
那钧正等译, 患者防护的技术因素和物理因素Ⅲ。国外医学, 临床放射学分册1986;9(2): 90.
|
| [5] |
Godderidge C. Female gonadal shielding[J]. Appl.Radiol, 1979, 8: 65. |
